罗暮村:旧貌换新颜 村民喜上眉间
2019-11-15 10:30:00
  • 翻过几座山丘后,炊烟徐徐渐升,罗暮村映入眼帘,雨水冲刷后,一条条通村通组路干净整洁,格外亮眼,就如同一根根粗壮的手指,托起这个悄然巨变的小山村。


    罗暮村位于罗甸县红水河镇罗暮社区驻地,属于“麻山地区”,距罗甸县城60公里,辖区总面积14.5平方公里,全村502户2071人,布依族占比99.2%以上。由于长期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缺乏水资源等原因,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恶劣,造成贫因发生率高。2014年以来,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7户928人,综合贫困发生率高达44.81%。

    s_a7ae12dba73243a5970a9dbede7c9d27.png

    罗暮村村委会

    几年前,“下雨一脚泥,天晴一身灰”是村民们对罗暮村最为贴切的总结。


    “以前都是泥巴路,下雨天根本不敢出门,路又滑又脏,到处都是牛粪、马粪,有的小路杂草长得比人都高。”68岁的蒙恩华告诉记者。


    “当时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村民的卫生环境意识比较差,加上脱贫思想不坚定,对我们很多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参与。”驻村工作队长陈林回忆起刚来驻村时的困境。

    s_518edeb729a241fba2a6706e4d6e30f6.png

    驻村工作队与群众进行交流

    “改变现状必须要村民从思想上开始转变”这是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达成一致的工作决心。


    “打铁还得自身硬”,入驻罗暮村以来,驻村工作队着力建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堡垒,通过“一帮六宣”、院坝会、小组会的形式,开展帮扶责任人网格员到户进行宣传,从思想上扭转群众认识。

    s_380faa666f494df4a97b81cbf45184c9.png

    驻村工作队获得群众认可

    “看的到的才是真实惠”,要获得群众的认可,就要就要给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通过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工作队积极协调,多方争取,目前,罗暮村除一组整寨搬迁外,其余村民小组已实现组组通公路硬化建设,共实施完成7.1公里。2019年组织实施改造危房2户,旧房整治49户,同步完成“三改”项目并安全入住。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项目已完成4个村民小组215户879人入户管网的安装,全村户户实现了安全用水、用电和有线网络100%全覆盖。


    尤其今年以来,罗暮村积极落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五位一体”综合整治工作,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村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改善明显,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s_55b6928e0aba44bf94d499b022a84505.png

    路通引得幸福来

    “以前路没修通,赶场要走一个半小时,今年9月份我买了一辆三轮车,开到罗暮街上只要20多分钟,想卖的拿得出去,想买的买得进来,通村通组路、串户路这些都打好了,车就开到家门口,比起以前嘛,方便太多了。”蒙恩华高兴的说。


    “要想富,先修路”,罗暮村在不断探索产业发展中找到方向。

    s_2a84dac01c8a4b2ab3d2033088ae10d3.png

    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

    2018年以来,罗暮村积极调动群众创业增收激情,自主选择种养殖旱鸭、珍珠李、蜂糖李等产业,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目前,珍珠李、蜂糖李种植面积已达到了1000余亩,户均增收达2000余元。


    如今,罗暮村不断加大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巩固现有的脱贫成效,确保群众增产增收,推动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良好局面,让村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来 源|天眼新闻 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作 者|何登成 杨昌林 陆慧

    编 辑|李 璨

    审|肖家云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罗甸新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