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以来,数以万计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离开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穷山窝,拔穷根,搬出新生活。
近日,罗甸县斛兴街道学府家园怀恩安置点的一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写了一封感谢信,表达对党委政府实施惠民好政策的无限感激之情。
11月23日,对于学府家园怀恩社区的工作人员来说,既平常又特殊,因为,又有一户搬迁群众将感谢信送到了社区里。
王小毛向大家展示感谢信
“当时大概是早上9点钟左右,我们刚上班不久,搬迁户杨加乐的母亲就拿着一封感谢信到我们社区来,当时我们还以为她是来办事的。”斛兴街道学府家园怀恩社区支部书记饶金洋告诉记者,学府家园自搬迁入住以来已有5个多月的时间,虽然之前也收到过搬迁户的送来的感谢信,但这次她还是感到些许意外和感动。
原来,来送感谢信的是怀恩社区70多岁的搬迁户王小毛。今年7月,王小毛带着身患残疾的儿子和两个孙儿与同村的10多户精准扶贫户一起从交广村搬进了学府家园怀恩社区。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5年,王小毛的儿子杨加乐突发脑溢血,经抢救后让原本就有语言障碍的杨加乐还落下了半身不遂,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王小毛又年事已高,家里还有一个读初中的孙女和上幼儿园的孙子,一家人的生活曾陷入了绝境。得益于易地移民搬迁政策的到来,王小毛一家对生活又燃起了新的希望。
感谢信吸引安置点群众驻足观看
“搬到这里,政府把锅碗瓢盆、电视都发放给我,低保也有了,养老也办了,还照顾关心我们……”搬迁户王小毛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她说自己没有什么文化,也不会写字,就请寨上的人帮她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党委政府和社区,表达内心无限的感激之情。
感谢信中写到:“感谢政府给我40多岁的残疾儿子和全家提供了干净、安全、舒适的住房,我们从穷乡僻壤的交广村搬到县城居住,不仅为我两个年幼的孙儿上学提供便利,同时也给我这个老母亲和残疾儿子生活上提供便利……”,句句朴实、字字真切,说出了无数搬迁户的共同心声。
杨加乐一家讲述搬迁幸福生活
“针对杨加乐家的特殊情况,在他搬迁入住以后,我们社区工作人员主动帮他办理户口迁移相关手续,给小孩联系就读学校,通过帮助办理农村低保转为城市低保、联系慈善协会、社会救助等社会帮扶资源对他家进行帮扶。同时,我们社区也在尽可能地帮助他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学府家园怀恩社区支部书记饶金洋说到
如今,王小毛一家除了每个月有1480元的低保,女儿在学校每个月还有慈善协会给的300元教育资助以及平时社区为其争取的各种社会帮扶,一家人的生活虽谈不上富裕,但能解决温饱,简单的饭菜,一家人在一起也能吃出幸福的味道。
杨加乐一家的搬迁新生活
“能得到群众的认可是全体奋战在脱贫攻坚战线上干部的共同努力,同时我们更加感受到肩上担子更加沉重。下步我们将紧紧围绕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建设,为搬迁群众排忧解难,让搬迁群众生活安心、舒心、放心。”学府家园怀恩社区支部书记饶金洋说。
来 源|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作 者|计秘密 杨昌林
编 辑|黄学保
编 审|肖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