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本色,共赴攻坚战场 ——记边阳镇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退伍扶贫干部
2019-12-07 10:02:23 邓安章 计秘密 黎庆贤
  • 在边阳镇的扶贫干部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部队听党指挥,练就过人本领,冲锋陷阵在各种艰难困境一线,守护一方安宁,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美满、国家的繁荣富强撑构筑了一面坚固的保护墙。退役后,他们不褪军中色彩,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将严明的纪律、饱满的热情、青春的热血挥洒在脱贫攻坚战一线。


    脱下军装仍留傲骨

    油烟村村支两委及工作队共同查看机耕道建设情况

    边阳镇油烟村党支部书记梁仕海和村委会主任陈泽富同为退伍军人,两人放弃在外务工和自主创业带来的优厚收入,选择留在村里一起搭班子、共合作,共同谋划油烟的发展,竭尽全力改变油烟村的贫困面貌。

    梁仕海(左)与陈泽富(右)慰问困难群众

    油烟村党支部书记梁仕海说:“村民选我为村支书,我就必须以身作则,受到党的培养,脱下军装也要有傲骨”。2014年以来,村里逐步发展扶贫产业项目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共计发展珍珠李、柚子等水果、砂仁种植、土鸡黄牛、和生猪养殖等项目21个,累计投入项目资金139.79万元,涉及贫困户687户次,贫困人口2871人次。实现了三个村民小组通硬化路,安装路灯130余盏,完成排污沟建设1300米,如今油烟村在他们两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带领下,全村实现了脱贫。


    从“兵哥哥”到发展产业的“行家里手”

    谢车祥(左一)在养殖场内查看养殖情况

    “既来之则安之,一定要带领群众摆脱贫困。”边阳镇打号村谢车祥告诉记者,自武警部队退役后,2017年他被省高院下派到打号村担任村第一书记,初到群山环抱贫困落后的打号村,他便暗自下决心要改变这一切,经过和工作队经过反复调研、研究,结合打号村资源优势,决定在打号村发展蛋鸡养殖产业。期间,他多次跑到长顺等地考察学习养殖经验,多次向省高院、经商的朋友筹措资金,还与驻村干部一起用工资抵押向镇政府贷款,解决了技术和资金困难,在2018年12月投资80万元建成了占地80亩的蛋鸡养殖场,年产值可达105万元,截止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已达21万元。


    将青春挥洒在罗甸的热土之上

    赵宇走访困难群众

    “当时我只是一名学生党员,和其他同学一样也想走出大山,但是看到外面和家乡的差距,我想这些担子应该由我们这辈人担起。”边阳镇董王村网格员、副支书赵宇,在大学期间应征入伍,2018年毕业后便成为了驻村干部中的一员,在村里,他除了负责本网格外,还负责村级综治、武装、农业服务、社保、林业、国土、扫黑除恶等工作。在工作中,这位大学刚毕业的退伍军人,展现出了与同龄人不一样的成熟稳重,令行禁止,工作踏实,严格落实上级交办的任务,先后帮助脱贫户6户26人实现稳定增收,动员易地搬迁6户18人,危房改造1户1人,帮助未脱贫户7户19人实现脱贫摘帽;在担任董王村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协助完成了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组织开展支部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组织慰问老党员、困难群众20余次。

    打号村蛋鸡养殖场

    像他们这样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永葆军人色彩的扶贫干部在边阳镇共有34人,他们和广大扶贫干部一道,以满腔的热血和严谨的态度,以昂扬的斗志和实干的作风共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


    来 源|边阳镇 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作 者|邓安章 计秘密 黎庆贤

    编 辑|黄学保

    编 审|肖家云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罗甸新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