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精神抖擞,麻怀干劲十足!罗甸上下齐心,书写脱贫奇迹!
日前,黔南州剩余6个贫困县达到国家贫困县退出标准,2020年1月接受专项评估检查,罗甸位列其中!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及全省“14+2”深度贫困县,2014年建档立卡,罗甸贫困人口发生率34.33%。
一代代罗甸人苦干实干、接续奋斗,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征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何为罗甸奇迹?何为山里人的新居故事?两个数字来作答。
9170户!
这是书写在罗甸脱贫攻坚历史上的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奇迹!
2016年—2019年,罗甸县共建成安置点13个,安置房9796套,实施整组整寨搬迁涉及9个乡镇89个行政村259个自然寨,完成易地扶贫搬迁9170户39852人,万人大军告别“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石山区,迁向宜居宜业、充满希望的城镇,开启了各自崭新的人生。
学府家园搬迁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为了更好解决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融入、能脱贫”问题,罗甸扎实推进“五个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呵护”工程,探索“围绕五突出五融合,着力打好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和“3+3+3”网格化管理,配套建成中学1所、小学2所、幼儿园5所,成立社区服务中心5个,组建社区党支部11个、居委会10个,建成扶贫车间10个,实现有劳动力家庭一户至少一人就业,多措并举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一步住上好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过去困在大山里的百姓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竟然在几年间“秒变”成现实,易地搬迁搬出了美丽“蝶变”。74岁的老人车德忠对此深有感触:“来上面条件比下面(沫阳镇董架村)好多了,这里生活很方便,过得很开心!”
罗甸县斛兴街道移民安置点学府家园一角
车德忠说的正是罗甸最早一批安置点——斛兴街道移民安置点学府家园,在这里可以看到妇女带着小孩子正在平价菜场挑选当天的蔬菜;扶贫车间里面工人们正在穿针引线忙活着;四点半学校的老师们在耐心地辅导孩子们的功课;学府家园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里工作人员在为百姓热心服务……
“有饭吃,还有班上。娃娃在这里读书免费,相比外面每学期五六千的学费,好太多了。”学府家园搬迁户,小区保洁班的班长李小花向记者讲述着他们家的新生活。
罗甸城南金银洞安置小区
8550户!
这是书写在罗甸脱贫攻坚历史上的一个危房改造奇迹!
为实现罗甸县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周密安排部署下,各部门、各乡镇上下齐心,攻坚克难,2014年以来,对罗甸县9个乡镇177个行政村开展摸底排查,并完成177个行政村1167个自然寨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的审查,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8550户。近万户人家住上新房子,更好开展农业生产,所谓安居乐业!
为了全面落实危房改造,结合省州要求,罗甸县制定了《罗甸县全域推进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方案》,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委会和调查小组调查核实、村民小组会议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张榜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审批”6个程序进行。同时,按照“五主体四到场”的要求,从选址到建成整个过程中,都组织了国土、规划、村支两委、建筑工匠及农户五方主体到场,做到建筑放样放线到场、基槽验收到场、主体封顶到场、竣工验收到场审核验收签字。同时出台《罗甸县农村人居环境“五位一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并快速推进。方案坚持“五位一体”、整体推进原则,通过实施基础设施补短(村寨道路硬化、垃圾收集、“三改”)、老旧危房拆除、复垦复绿、庭院经济、乡村治理“五位一体”工程,基本实现农村户户有卫生厕所,寨寨道路硬化通畅、垃圾有效收集处理,污水有序排放、家家庭院干净、村村环境优美,全县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夯实,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
边阳镇岩脚村罗天谷家危房改造后
危房改造后,乡村美了,百姓笑了!
从外村嫁来边阳镇栗木村铁厂组的新媳妇陈厚英见证了自家房子的“美丽蜕变”:“老房子要垮啦,都不敢过来住。现在的房子肯定好啊,有单独的厨房和卫生间,不漏雨不漏风,冬天就比以前暖和了,安全、干净!”
“驻村书记辛劳奔万里,安居乐业何以报国恩。”这是边阳镇栗木村过倪仕金写的一副感谢对联。因为调查符合危房改造政策要求,2017年,倪仕金共获得危房改造一级补助金额35000块钱,改厨和改厕得了3000块钱,以奖代补拆除老旧房又补助了15000块钱,加上自己筹资,共建成了两层新房。
9170户和8550户,听起来只是简简单单的两个数据,但是对于罗甸县来讲却是两个了不起的脱贫奇迹,谁曾知道这背后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与汗水?
加班!
加班!
加班!
这就是脱贫攻坚工作队员的工作常态。
“基本上都是十点以后离开工作岗位。很累,但是这一切都值得。”罗甸县斛兴街道学府家园思源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兰认为自己累并充实着。
拥有10年党龄的栗木村村主任喻芳海说:“我作为一名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让我始终能够坚持在脱贫攻坚的战场,早上7:30以前到办公室,晚上12:00以后回家,数月没有周末休息,能为我们罗甸县的脱贫事业做贡献,我深感自豪!”
在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征程中,罗甸全面推行责任包保,34名县级领导干部包保10个乡镇(街道)26个片区,78个挂帮部门包保177个村,1998名网格员包保1671个网格,5989名干部包保29646万户贫困户,确保“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下一步,罗甸将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着力打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战,确保全面小康不落一户、不少一人。
相约2020,罗甸必将和贵州人民一道彻底撕掉绝对贫困标签!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来 源|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中心
作 者|王铁清 孙梅梅
编 辑|黄学保
编 审|肖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