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催春,山花烂漫。进入三月下旬,在罗甸县逢亭镇腮里村的田间地头,当地村民走上坝区翻整耕地,种百香果,吹响农村产业革命的号角。
逢亭镇腮里村的百香果种植基地
逢亭镇腮里村的百香果种植基地,2019年以前都是当地的农户在自家的土地上种植基本农作物,每年的收成大概是2000到3000元。2019年以后,村“两委”在这里进行了一个产业结构调整,引进公司种植百香果,当地的村民既可以把自己的土地流转进来,同时也可以在基地内务工,每年能收入大概两到三万元。
记者走进腮里村百香果种植基地内时,果农们正忙着在一排排果树旁浇水施肥。一幅幅催人奋进的春耕图,正在腮里百香果坝区上徐徐铺开。
工人正在给百香果浇水
“我们的工人正在施肥。”玉湖农林旅农业技术员王付放指着正在劳作的工人们向记者介绍说,当前基地的百香果正处于萌花状态,今年预计亩产能有2000斤,预计产值将达到80万元以上。
这片百香果种植基地由玉湖农林旅农业有限公司承包种植。2019年,公司相关负责人看中了当地的气候和地理优势,同时也看中百香果见效快、挂果周期长的优势,便选择在这里开始了示范种植。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玉湖农林旅农业有限公司在这里建成了100多亩的百香果基地,并解决了当地150多人的就业问题。
工人正在给百香果固定枝桠
王付放告诉记者,基地里目前有几个工种,一个是普通人工,80元一天,其次是洒水、施肥、打药的工人,90元钱一天,每个月发出去的工资大概是3万元左右。
据了解,腮里村百香果种植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的种植模式,公司按每亩800元的流转费租用了当地百姓的土地,共覆盖110户489人,其中贫困户35户146人,预计年产值达到460万元,人均增收3000余元。
来 源|罗甸融媒体中心
编 辑|莫昌玉
编 审|肖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