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是沫阳镇沫阳村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因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部分土地出现闲置,蔬菜产业遇冷。为破解这一难题,沫阳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引进种植大户,盘活土地资源,抓实农村产业,巩固脱贫基础。
在沫阳镇沫阳村种植大户蒋雨良的西瓜种植示范基地里,村民们正在忙而有序地进行拆枝、疏果,为即将上市的西瓜做准备。
村民正在拆枝、疏果
“预计今年4月25号开始上市。”蒋雨良告诉记者,基地选种的这种西瓜一年能产四批,预计亩产8000斤左右,预计产值在40至50万左右。
2019年10月,经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与当地村民协调沟通,蒋雨良以每亩1300元的标准向56户农户流转了50亩土地,开始种植西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初期,基地的建设和生产受到影响,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协调物资,帮助蒋雨良解决了基地建设和发展生产中遇到的困难。
村民正在采收辣椒
基地顺利运转后,吸纳了当地10余名村民前来就业,贫困户王小修便是其中之一。王小修告诉记者,因为身体原因,自己无法外出务工,如今能在家门口的基地里务工,收入很可观,能帮助家里减轻一些生活负担。
除了西瓜种植,沫阳村还积极利用当地闲置土地资源,依托交通优势,引进种植大户种植发展早春蔬菜。眼下,正是蔬菜成熟上市的季节,沫阳村的蔬菜基地每天用工20余人次,蔬菜主要销售到县城、贵阳等地,发展势头良好。
“我在去年十月份跟老百姓协调流转了82亩土地。目前,基地种有辣椒、茄子和四季豆等,在一个星期前已经上市了。预计每亩收入在8000元左右,预计总收入大概有60多万元。”看着基地里长势良好、挂满果实的蔬菜,沫阳村蔬菜种植大户黄万里笑着说。
沫阳镇沫阳村蔬菜种植基地
沫阳镇沫阳村共有723户3097人,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40户530人。蔬菜种植一直都是沫阳村的传统优势产业,由于近两年外出务工的人员增多,部分耕地出现闲置,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结合当地的传统优势产业认真分析,引进了有技术、有能力的种植大户,让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同时让不能外出打工的村民变成“产业工人”,在基地里务工实现增收。
起初,引进种植大户的想法并没有得到村民们的认可。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开展群众会和上门沟通,与村民一起算增收账,做通村民思想工作。
“种植大户入驻后,预计村民每亩土地年均能增收3000余元。”沫阳镇沫阳村驻村工作队长杨科说,下一步他们将利用“村社合一”的有利平台和时机,谋划好利益链接机制,加强与产业的项目合作,为该村的脱贫攻坚清零及脱贫成果的巩固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 源|罗甸融媒体中心
编 辑|莫昌玉
编 审|肖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