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水河镇云里村:土鸡养殖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新引擎”
2020-04-28 15:38:27 计秘密 王春志 罗元冬
  • 近年来,红水河镇云里村因地制宜引进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发展土鸡养殖,全力打造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在红水河镇云里村的山坡上,几个铁皮搭建的钢架养鸡棚里,村民黄元用正在精心管护鸡苗。他告诉记者,当地政府免费提供鸡苗,又教自己养殖技术,他才能把产业做起来。

    s_0f6b5a19f56d4c80beac9485037c1b5f.jpg

    钢架棚里的鸡苗

    今年40多岁的黄元用,过去一直在外打工,2018年,在村支“两委”的动员下,他留在了家乡,开始发展土鸡养殖。当时,公司负责鸡苗发放和养殖技术培训,村民只负责投工投劳和鸡棚搭建。黄元用心里一比较,这么好的条件,怎么都比打工强。于是,他用自己打工多年积攒下来的10多万元,搭建起了占地1200多平方的两个鸡棚,2019年初便开始引进第一批鸡苗养殖。经过他的精心管护,第一批鸡苗成活率达到90%以上,这让他不仅找到了脱贫渠道,还看到了致富商机,发展养殖业的信心更足了。

    s_e68b8571e9404acb86d9cfc9a340e098.jpg

    村民黄元用正在精心管护鸡苗

    “估计到6月10日就能卖了,预计收入在3-4万左右。”黄元用正在管护的是他饲养的第4批鸡苗,有12000只,再有一个多月就可以出栏了。

    在云里村,尝到养殖甜头的不止黄元用一个人。云里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廖世海告诉记者,由于云里村山高坡陡,地势不平,群众在寻找增收致富门路中很难找到适合发展的产业,2018年初,镇政府因地制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罗甸宝光生态养殖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发展土鸡养殖,助农增收。农户通过自建养殖棚和公司签订协议,公司负责鸡苗投放和技术指导,农户负责投工投劳,公司再以保底价格进行回收。通过这种方式,让农户在家门口就能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s_bf2d22e4f3614556b29d20976306046c.jpg

    驻村工作队查看土鸡生长情况

    据悉,截止目前,云里村共出栏土鸡9万羽,群众纯增收45万元。目前存栏土鸡35000羽,涉及群众14户62人,其中贫困户7户,35人。

    来 源|罗甸融媒体中心

    编 辑|莫昌玉

    编 审|肖家云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罗甸新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