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亭乡联明村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定位和方向,在百香果基地内套种中药材黄精,把荒坡闲地变成“花果山”“黄金地”,实现土地利用率和农业产业经济效益“双提升”目标,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凤亭乡联明村一组百香果种植基地
眼下正是种植中药材黄精的好时期,一大早,在凤亭乡联明村一组的20亩百香果种植基地内,20多位村民在技术员的带领下正在除草、翻地、插苗,忙而有序的进行套种工作。
百香果属于藤类植物,长势向上,地面土地利用不多,联明村村支“两委”发现了可利用的土地后,围绕“产业长青藤”的目标,立足农业产业发展区域特点,以林下经济为抓手,调优产业结构,盘活林下土地资源,决定在百香果地里套种中药材黄精。
村民们正在翻土
2019年,联明村一组的百香果种植基地取得了可观的收入,今年套种上黄精后,村主任姚元占给我们算了一笔“丰收账”:“目前我们先试种了20亩中药材黄精,一年半以后试种成功的话,大概收益是每亩1万元,20亩就是20万左右,加上百香果的收入,20亩管护得好的话,百香果的收入大概在10万左右,加起来这片基地每年就是30万元左右。”
村民正在插苗
选择套种后不仅增加了基地的收入,还给当地的百姓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村民王政帮到了农忙时节,种好自家玉米、辣椒等农作物后,他都会到基地务工,增加家庭收入,对于这样的生活他很满足。
近年来,凤亭乡联明村为了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立足当地区域环境优势,坚持以产业扶贫为主导,念好“山字经”,以林下经济产业为载体,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全面落实产业发展“八要素”,切实把林下经济套种模式,打造成巩固脱贫攻坚“产业长青藤”的奠定基石。
来 源|罗甸融媒体中心
编 辑|莫昌玉
编 审|肖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