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6月23日,罗甸县总工会、团县委、妇联和斛兴街道办等多部门联合举办“新市民·追梦桥”搭建“融合桥”创建幸福之家端午节包粽子比赛活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素芬参加活动。
包粽子参赛群众
活动以“融融端午情·团圆万家兴”为主题,在罗甸县玉都家园、学府家园、以及边阳镇兴阳家园等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分别开展,本次活动是“新市民·追梦桥”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传承传统文化·创建幸福之家”包粽子比赛为活动主要内容。
活动现场
记者在玉都家园社区活动现场看到,比赛现场粽叶飘香,从大山里搬迁来的“新市民们”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参加比赛的选手们的做好了充分的赛前准备,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快速将混杂着绿豆、红枣的糯米熟练、快速地包了起来,大家你追我赶,不一会儿包好的粽子就堆成了小山。
群众开始激烈的包粽子比赛
今年已经69岁的老人李国珍动作娴熟,短短几分钟就包了15个粽子,提前完成了比赛规定的任务。她老人告诉记者,自己家原住在条件比较落后的龙坪镇新未村,得益于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2017年10月,他们一家6口和村里的10多户离开贫困的小山村,与来自其他乡镇的500多户2000多人一起落户玉都家园,成了新市民。今年是一家人搬到县城后的第三个端午节,问及搬迁后的感受,她说得最多的词是“满意”。
马素芬与群众共同包粽子
三年来,李国珍已逐渐适应城区的生活方式,对易地扶贫搬迁前后的变化最有感受。
给获奖群众发放礼品
在围观了精彩纷呈的包粽子比赛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素芬说,举办端午节活动的目的是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促进社区感情联络,丰富“新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为易地扶贫搬迁“新使命”搭建“融合桥”,让他们在包粽子比赛活动中感受节日的快乐,促进搬迁群众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提升群众的参与感,为建设社区和谐幸福大家庭搭建桥梁。同时引导社区的每一位新市民积极行动,自觉弘扬文明新风尚,改掉陈规陋习,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深入推进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的创建,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形象,为罗甸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来 源|罗甸融媒体中心
编 辑|莫昌玉
编 审|肖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