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七一·党旗飘扬】李祖军:以村为家真蹲实驻,扎根基层服务乡亲
2020-06-25 16:13:23 黎庆贤 罗元冬
  • 2018年2月,随着贵州省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号角的吹响,时任木引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的李祖军,与全县广大干部一起踏上了脱贫攻坚的征程,扛起了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长和村党支部书记的责任。为了全身心投入攻坚战斗,化解各类艰难重阻,身兼多职的他,时常扎根基层,以村为家,克己奉公,用一腔热血铸造群众的幸福。

    2020年6月,正值全省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又值罗甸县“两会”胜利召开之后,木引镇高山村的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工作更加繁忙起来。为了宣传落实好新政策,持续巩固好村里的脱贫成效,他们每天夙兴夜寐,却激情不减。

    00a03f09f8664d778c6fdf35a1c357c5.jpg

    召集群众开院坝会

    高山村全村512户2312人,曾是贫困发生率高达55.29%的深度贫困村,也是全镇各项工作综合目标考核挂末的村。2019年3月,李祖军接到组织安排,从该镇的纳猛村来到高山村担任队长及党支部书记。

    “近段时间我们主要是进村入户,开展对农户的进行全面的普查,了解农户的生产情况 看看还有哪些短板,对短板进行查缺补漏 确保六保六稳工作有序推进。”李祖军告诉记者,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推进“六稳六保”工作无疑是困难重重,稳就业、保生产就成了高山村年初以来面临最大的问题。

    李祖军在与工作队队员们和村“两委”干部一番谋划探讨之后,决定通过增加公益性岗位,规范村级劳务公司组织群众到周边的基地及广东等地务工,稳住群众收入,并积极引导群众管护好李子、猕猴桃等产业。如今,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的悉心指导下,群众有就业,产业有成效,脱贫成效也得到了很好的巩固。

    005725efa7604a6ea637a7650fd59b8c.jpg

    李祖军与工作队队员们和村“两委”干部谋划探讨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在面对曾经被评为“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的高山村党支部,作为新任队长兼支部书记的李祖军清醒地认识到,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必须要筑牢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作战队伍,以党组织为核心,凝聚全村力量,积极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着力突破无产业、收入单薄等发展瓶颈。

    “把村‘两委’的班子配齐配强 才能有序地推进我们脱贫攻坚的开展。”为了加强建设队伍,李祖军想尽办法把村里能干事、会干事的青年拉到了队伍中。

    00e008bdacc04dc8998f1fb5d9751eae.jpg

    李祖军到种桑养蚕户家里

    作战队伍强了,李祖军便开始带领队伍申报组组通、串户路、产业路等项目。当年,他们就带领群众完成了9个村民小组6.12公里11605.5平方米串寨串户路,开挖了7条总长11.55公里的生产路,并四处筹资完善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在大家的努力下,曾经脏乱差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改善,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也逐步提升。

    “我们村里面的基础设施一步步的建起来,文化广场已经整理好,每个组的串户路全部已经圆满完成竣工。”高山村村主任王小丽说起建设的基础设施,如数家珍。

     路通了,为进一步加快脱贫进程,李祖军和他的团队,紧盯产业扶贫“牛鼻子”,以产业结构为抓手,充分宣传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政策,从根源上转变思想,变“输血”为“造血”。同时依托天纯公司、超越公司等县、镇级企业平台及技术,积极发展李子818亩覆盖115户、种桑养蚕100多亩覆盖31户,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扩种猕猴桃217.5亩利益联结贫困户26户。此外,还发展763头生猪养殖和55箱蜂蜜养殖,分别覆盖282人次和18户,实现了产业全覆盖,户户有增收。

    “我们很感谢,感谢他们把我们的生活环境改善得如此漂亮又便捷。 ”村民朱应章说,修好通组路、串户路和生产路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还给群众找到了生活的出路——带领大家学会种桑养蚕。

    9299f94e12994a5ba0f24fd524c12576.jpg

    木引镇李子种植基地

    驻村近两年来,李祖军的脱贫攻坚战打得如此之漂亮,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他说着都得归功于家人的支持,尽管他对于家人来说或许是一个不合格的丈夫、不称职的父亲。

     “对家庭还是少了一些呵护和关心,感谢妻子的理解和支持。”提起家人,李祖军内心深感愧疚。他说,去年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妻子几次生病住院他都没能陪在身边,女儿高考时也没能回去。妻子虽然略有微词,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理解他、支持他。

    如今,在李祖军的带领下,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努力下,高山村的贫困发生率从55.29%降至1.64%,彻底摘掉“软弱涣散”、群众思想认识滞后的帽子,真正实现了“党建厚、自治强、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a43d2f0f157847e28c9735194ddbea98.jpg

    成熟的李子挂满枝头

    “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打算是继续实现稳定脱贫 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让广大村民把长效产业抓好,能够经济增长,然后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奠定一个结实的基础,为群众建设一个美丽的祥和的乡村居住生活环境。”李祖军说。

    来 源|罗甸融媒体中心

    编 辑|莫昌玉

    编 审|肖家云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罗甸新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