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七一·党旗飘扬】麻怀村党支部:出山路上遍开致富花 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2020-07-07 16:09:16 计秘密 杨昌林
  • 曾经的麻怀村,被大山团团围住,村民要想出趟门都要翻越好几座山,走上几个小时,才能实现出山的愿望。他们不服输,倔强、奋斗、进取,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开山凿隧找出路,创造麻怀干劲

    如今,麻怀村持续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沿着畅通无阻的出山路,改变村容村貌,发展富民产业,让喀斯特峰丛深处的小村庄开出了致富花。

    d16d1f6d4630413b92bf2cf2b23f2eb6.jpg

    麻怀村新貌

    在麻怀村村口,岩壁的半山腰处,记者在麻怀村村支书邓迎香的带领下再次穿过麻怀隧道,走进麻怀村。面对今时今日麻怀村的变化发展,邓迎香感慨地说,近年来县里给麻怀村派来了第一书记,在这里打造党性教育基地,打造推动发展致富、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综合改革“三个新典型”,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沫阳镇麻怀村村支书邓迎香回忆到,以前麻怀村的环境,因为全部都是大山隔着,所以山多地少,所以群众吃的生活都有问题,一年的粮食只够半年粮。所以生活比较艰难,很辛苦,一出现娃娃或者老人生病,年纪大的就用滑杆抬,年纪小的就用背,所以翻山越岭的就用了几个小时,成疾病的还来不及翻过这个山。所以我们大家村民才有这个决心,有这种信心来打这个隧道。

    494889dcb73d4e33b5201c66bb29b5f3.jpg

    麻怀隧道

    大山不仅困住了麻怀村村民们的出行,也阻断了麻怀村的所有“出路”,而改变、奋进、埋头苦干成为了村民们的唯一选择。当时还只是一名普通村民的邓迎香说,一个人的出生无法选择,但未来却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1999年,在当时仅有的几名党员的带领下,村民们开始用钢钎、大锤向大山的肚子进攻,经过2年的努力,终于凿通了够一个人爬行的小山洞。从小山洞里透过的微光,让整个麻怀村看到了希望。2009年,邓迎香当上村计生员后,又带领村民将山洞进行拓宽和加高。2011年,经过大家13年的努力,终于打通了出山路,开启了麻怀发展新篇章。

          在党组织的领导和政府的支持下,麻怀村把这个隧道打通以后,对麻怀村全村老百姓有了很大的改变。体现在农作物输出和劳务输出这两个方面。最近几年,麻怀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邓迎香说,在麻怀村奋斗史上,一直有一个精神指引,那就是麻怀村党支部和飘扬在村委会的那面旗帜。麻怀村党支部党员从最初的几个到如今的43人。麻怀村通过自己的奋斗进取,将无奈变为可能,以星星之火点燃麻怀村脱贫致富的燎原之势。

    f6edb66e71504514b3449a0dff3c93ab.jpg

    麻怀村产业种植基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麻怀村就是一部奋斗的现实史诗,党支部就是一面旗帜,在大山深处每天都会冉冉升起,带领群众奋斗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打通了出山隧道,铺上了串户路,畅通了群众生产生活的最后一公里,还引进了产业。实现了走出去引进来的相互交融,成为了群众脱贫致富路的源头活水。

    在村党支部及全村党员群众的努力下,目前在麻怀联村发展的产业,累计已发放各项产业发展用地流转金30余万元,累计发放务工费50余万元,带动了农户增收,麻怀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到位,贫困人口清零,村集体经济累积收入达30万元。

    f6905d6b5f694c0fa179bb726e45b661.jpg

    麻怀村

    麻怀村的脱贫致富之路也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凭着“不等不靠、戮力攻坚、锲而不舍、苦干实干”的“麻怀干劲”和奋斗进取精神,创佳绩、树典型、做标杆,一步步成为麻山腹地一面难得的脱贫精神旗帜。不仅鼓舞了罗甸人民,也鼓舞了全州,甚至是全国人民。为此,麻怀村多次获得全省文明村、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等多项表彰,让人们一次次刷新对麻怀村的认知。

    邓迎香在谈到未来发展时说:“接下来,我们麻怀村将在党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加大产业发展力度,推进农村资源整合,转变发展方式,不断谋求新的发展,力争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来 源|罗甸融媒体中心

    编 辑|莫昌玉

    编 审|肖家云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罗甸新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