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王斌:示范创业“甜蜜”丰收 助农增收有道
2020-07-15 12:00:00 罗元冬 黎庆贤
  • 近日,罗悃镇沟亭村种植的哈密瓜迎来了丰收季。在金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哈密瓜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把采摘装箱好的哈密瓜搬运到两辆大货车上。

    这个瓜的品质特别好,口感特别特别的棒,我今天准备拉个两万斤左右。”说起这里的哈密瓜品质,一大早就来装哈密瓜的贵阳客商周老板兴奋地竖起了大拇指。

    村民在给哈密瓜贴上标签

    基地负责人王斌向记者介绍说,2018年,他来到罗悃镇沟亭村发展哈密瓜示范带动种植时,为发展好甜蜜产业,当年他向银行贷款了140万元,并成立了罗甸金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1300元/亩的价格流转75亩土地,开始创业。

    “当时县里面想要发展哈密瓜这个产业,我觉得这个产业对于农民增收,特别是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是个很好的产业,我就想出来试一下,这是我最初的目的。通过这3年经营下来,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没有多大成就,但是对于当地老百姓的增收这一块来说,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王斌说到。

    王斌(右一)在教村民如何分拣装箱

    金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后,采取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及群众务工的形式,带动村民增收脱贫。现在,基地里每天都有10多个来自沟亭社区及周边村子的贫困户、边缘户到基地务工。村民王建设就是其中之一。

    管工正在称重

    “我在哈密瓜基地工作有3年,每个月的工资能得2200元左右。”王建设告诉记者,3年前,他将自家的2亩土地流转给公司后,就开始在基地里务工,每年收入务工费和土地流转费有近3万元。

    b19270d069294b33883d7ce04217c3c2.jpg

    即将上市的阳光玫瑰葡萄

    王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统计下来,我们每年将近要支出40万左右给村民工资。”

    为使基地产能更加高效化,王斌经过不断的探索,决定把基地划分为几个区,分别种植上了20亩的哈密瓜,10亩的阳光玫瑰葡萄,13亩的蜂糖李及蓝莓和早熟玉米等。目前基地的收入主要是靠哈密瓜在支撑,预计年产量在20万斤左右,预计产值在80万左右。

    基地全景

    “我们种下去的葡萄、蜂糖李和蓝莓,初步开始见成效了,如果组织上批准,我肯定是想继续发展下去。”王斌说,再过几天,基地里的葡萄也要上市,对此,他的心里充满了期待。

    来 源|罗甸融媒体中心

    编 辑|刘佳鑫

    编 审|肖家云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罗甸新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