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五大任务中,农村基层党组织是重要的“主心骨”。近年来,龙坪镇罗化村充分发挥党组织“主心骨”作用,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发展产业,巩固脱贫发展成效,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党员与村民齐管护果苗
“我们百香果基地现在大量的用人,因为这两天在施肥,需要人工比较多,如果家里面有个把富余劳力,可以去基地里面和他们施肥,增加你们一点家庭的经济收入。”这两天,龙坪镇罗化村党支部书记余位明正带领支部党员到村民家,挨家挨户引导村民们去村里的百香果基地务工,并宣传近期相关政策。
今年3月,在贵阳市南明区帮扶资金的支持下,罗化村充分利用坝区资源和独特的气候优势,建成了100亩百香果基地,该项目利益联结了村里100户贫困户441人,同时,在村里党支部的引领下,为村里部分贫困户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岗位。该基地百香果预计八月份上市,预计总收入50万元左右,每户可实现增收2000—3000元。
村党支部成员每天查看百香果基地果苗长势情况
“以前在其他地方打零工,东一天西一天的。现在我们长期在基地里务工,主要负责打药、剪枝这些工作,每个月能领到2000多元工资。”采访中,正在百香果基地里务工的龙坪镇罗化村村民杨再琴向记者说道。
罗化村辖17个村民小组860户3577人,其中精准扶贫户294户1239人,贫困发生率40.14%。过去,由于种种原因,老百姓对村“两委”开展的工作一直保持不理解的消极态度,干群关系不融洽。2016年,恰逢脱贫攻坚这一百年大考,罗化村也组建起了新的村“两委”班子,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力量,促进各类民生事业发展。
奖评优秀老党员
龙坪镇罗化村党支部书记余位明告诉记者,村“两委”始终把党风廉政放在第一位,认真贯彻落实3451工作法。以党建为引领,积极组织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党员群众,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发展规模,增加村集体经济。
农村产业革命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新上任的村党支部班子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于是,支部班子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统一支部党员思想。依托村里自然资源富集、交通运输方便,以及多年的蔬菜种植传统,通过党员带头示范和动员群众,让乡亲们都认可发展蔬菜产业这条路子。同时,积极对接上级部门申请资金,历经3年建成了500亩蔬菜生产示范坝区,年产值可达1200万元,涉及全村860户,3577人,其中贫困户423户1766人。
日常党支部例会
此外,罗化村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还积极探索优化发展模式,采取“村社合一”模式,以全村“三资”作为原始股金,成立罗化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部分村民纳入社员管理。通过“统一建设标准基地,统一提供生产资料,统一提供技术指导,统一收购销售,统一利益连接”“五统一”模式,纵深推进“村社合一”,开始走上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之路,推动罗化村蔬菜从低产到高产、从低效到现代高效、从高产到畅销的火热发展局面。
空中俯瞰基地
与此同时,村党支部还注重把思想进取、工作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吸纳到党组织中,加强基层党组织后备力量配备,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积极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弘扬正气、凝聚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目前,罗化村党支部共有党员69名,其中女党员17名,积极分子3名。
如今,罗化村在党支部和全体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村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76户;146户605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了新房;通过教育资助帮助133名高中以上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全村17个村民小组全部实现组组通硬化路,总里程16.13公里,14个村民小组实现联户路覆盖共1.8万平方米;实现太阳能路灯、LED路灯全部覆盖,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同时,修建完善了村委会办公楼、村卫生室、村幼儿园、村文化活动场所,以及村级公厕,村级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目前,贫困发生率也降至1.6%,实现了“一降、一达、一超、两通、三有”的标准,摘掉了千百年来戴在头上的贫困帽。
来 源|罗甸融媒体中心
编 辑|刘佳鑫
编 审|肖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