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是实现群众就业增收脱贫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罗甸县逢亭镇床井村通过深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哈密瓜种植, 让当地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
7月28日,在逢亭镇床井村张扬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门口,100多名村民正兴高采烈地排着长队,等待领取上个月在哈密瓜基地里务工的劳务费共计30多万元。自哈密瓜产业落户床井村以来,这样的场景每个月都会如期上演。
村民排队领取劳务费
“我来这里做了三年,今天得两千三,活路多的时候可以得三千左右,活路少也可以得一千多,比我们自己种庄稼收入多很多。”逢亭镇床井村村民王小兰拿着刚领到的钱,高兴地对记者说道。
逢亭镇床井村地势较平坦,有一片面积广阔的坝区,坝区长期以来种植传统作物,经济效益低下。2017年9月,逢亭镇在对500亩以上坝区实施产业调整规划中,引进贵州张扬农业有限公司,采取“政府+平台公司+企业+村委会+农户”的股份分红模式,通过建立公司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技术流程、统一投入品采购、统一投入品使用、统一产品分级销售的“五统一”模式,积极开展床井村哈密瓜种植基地建设,种植面积达850亩。为了让群众增加收入,基地在用工上优先选用本地及附近的贫困户和村民,让他们增收有渠道,脱贫有希望,共享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刚领到劳务费的村民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们张扬公司是从17年入驻我们床井,公司从入驻以来给床井基地带来的最大效益就是解决他们这的就业问题。”基地管理人员朱启贵向记者说道,基地平时做工人数在100人左右,最高峰期时能达到200多人,基本上是村里面差不多三分之二的劳务人员。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人都不能够外出务工,基地正好解决了他们今年的就业问题。
拿到在基地的务工工资,幸福过日子。如今,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就业增收,不少村民还通过常年在哈密瓜基地里务工实现了脱贫,走上了致富快车道。
村民展示他们刚领到的劳务费
据悉,自哈密瓜产业入驻床井村以来,基地共发放劳务费近600万元。
来 源|罗甸融媒体中心
编 辑|刘佳鑫
编 审|肖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