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变身“新市民”,迈向“新生活”(一)
2020-08-05 10:57:59 计秘密 杨昌林 实习:白云 罗依 罗小壮
  •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过程中,罗甸有四万多贫困群众离开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绝境之地,融入了城镇,居住在设施齐全、整齐划一的安置房里,成为了城市的新市民。几年来,他们在适应身份、业态、观念等发生了哪些变化?今天,就请跟着我们记者的镜头,一起走进学府家园安置点,去看看那里“新市民”的幸福“新生活”。

    1785e50776544b709a374f34e8b20800.jpgb95ce99ce77148d68a52cd0aa8bbcf8a.jpg

    陈全柳的家

    搬出大山,一步住上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群众们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还有满满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

    陈全柳一家是从木引镇偏远的摆落村搬进学府家园思源社区的。2018年9月,得益于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陈全柳一家四口和摆落村1组的所有村民们,通过整组搬迁,从交通不便,生存环境非常恶劣的村落搬进斛兴街道学府家园安置点,开启了全新的生活。看着如今宽敞整洁的房间,电视、冰箱等家电,应有尽有,陈全柳对现在的变化,感觉恍如隔世。她指着挂在墙上的老房照片,回忆起曾经的“生活”。

    417df8377e1c45e89771a3ccd0401b26.jpg

    之前的生活环境和现在的生活环境

    陈全柳说,多年前,她带着2个孩子,一直跟随丈夫在浙江打工。丈夫一个人做电焊工,基本只能养活一家4口,要想盖间像样的房子,对于他们来说,想都不敢想。

    易地搬迁, 解决的不仅是陈全柳一家人的住房问题。如今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功能完备的基础设施,便捷的就医就学条件……一个个崭新的变化,也悄然改变了陈全柳的思想观念。今年4月份,有着初中文化水平的陈全柳在社区的引荐下,当上了学府家园思源社区信息员,负责18户搬迁户的各项惠民政策宣传、搜集搬迁群众就业等相关信息,然后向社区反映,让社区发展的导航图更加精准。

    9392d59eb3ce4216a81cb195b9afa0d2.jpg

    陈全柳接受记者的采访

    党恩好比蒙江水,搬迁群众幸福万年长。如今,有了创造幸福生活的主阵地,“志智双扶”移除思想贫瘠,滋养发展土壤,陈全柳和所有搬迁群众一样,正用感恩、用奋进迈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道上。

    来 源|罗甸融媒体中心

    编 辑|莫昌玉

    编 审|肖家云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罗甸新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