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逢亭镇纳上村:聚焦百香果种植项目 打造“千万元级”的富民产业
2020-08-06 12:00:00 陈璘珏 王亭 罗小壮
  • 8月8日,是贵州“双果节”开幕的日子。作为本次“双果节”的主角之一,百香果是近年来罗甸县全面贯彻产业发展“八要素”,调优产业结构,引进资金和技术,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带动群众发展起来的“绿色产业”。今天,请跟着我们罗甸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的镜头,走进逢亭镇纳上村的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见证这个“千万元级”的富民产业。

    百香果基地

    在逢亭镇纳上村的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里,一片绿意盎然。一个个百香果挂在枝头,前来务工的村民们忙着给百香果修枝、洒药、除草,基地里呈现出一片繁忙劳作的景象。

    给百香果绑枝、修建

    纳上村自2017年开始种植百香果,最初主要以农户零散种植模式为主,种植规模小,产量低。为充分发掘、利用好纳上村的气候资源优势 , 2018年,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投入帮扶资金180万元,在逢亭镇祥脚村、腮里村和纳上村发展百香果种植,其中,在纳上村共种植有460亩。采取“公司+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标准化示范种植200亩,覆盖贫困户60户230人,采取“村集体+农户”模式面上推广260亩,覆盖贫困户20户95人。

    给百香果浇水

    国投公司通过补助苗木、塑钢线等物资帮扶我们村,指导农户自建自营。逢亭镇纳上村党支部书记花山文告诉记者,为解决扩大规模种植后的基地遇上的管护难题。经过纳上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商量,决定组织群众到兴义市安龙县考察百香果种植基地,学习当地的百香果种植相关技术。

    挂满枝头的百香果

    目前,纳上村已和兴义市安龙县百香果种植相关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通过引进相关技术及技术人员,通过20亩示范种植基地带动全村的百香果提质增效,实现亩产2000斤到亩产3000斤以上的递增目标。届时,全村460亩百香果预计总产量将达到138万斤,按8元每斤价格计算,预计总产值可达1000多万元。

    成熟的百香果

    花山文介绍说,来年将加强与安龙公司的技术合作,以公司+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发展好村里的百香果产业,让百香果增产增收。同时,也带动更多的村民加入百香果产业种植中来。


    来 源|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编 辑|李璨

    编 审|肖家云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罗甸新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