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七彩假期” 华南师大研究生支教团开展“新市民·追梦桥”活动关爱搬迁安置点留守儿童
2020-08-24 12:00:00 张佩莉 赖汉梅
  •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贵州省委、黔南州委、罗甸县委关于“新市民·追梦桥”的工作部署,丰富贫困青少年、留守儿童的假期生活。8月13日至16日,华南师范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按照“假期集中服务,用好已有阵地,鼓励长期结对,支持示范项目,助力脱贫攻坚,扶智扶志相结合”的活动思路,在罗甸县学府家园、翠滩家园和玉都家园等易地扶贫安置点,为安置点的孩子们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七彩假期,情暖童心”活动。

    9eaf9483ac3548b3841fc6c7a68e52d8.jpg

    老师正在教学生做字母操 

    活动中,支教团成员们发挥师范院校优势和专业特长,以“一案三地”为基础,针对安置点学生主科拓展学习薄弱、艺体活动少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的现状,交叉开设有趣的汉字、纸上开花、说说我的烦恼等六类课程。 

    在“有趣的汉字”课堂上,支教团成员赖汉梅以《仓颉造字》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汉字的由来,设置多层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推进。学生仔细辨认甲骨文字形,踊跃回答问题。在感叹汉字的神奇时,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同我国博大的汉字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f72f2d44dfd14c7995eeb373e610989a.jpg

    老师与学生课上互动 

    成员张佩莉则将字母学习和我县火龙果文化相结合,设置丰收情境,让学生以游戏闯关的形式,对字母的音和形进行学习。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字母的音和形的基础上,教授学生字母操。学生们也积极配合,学着用身体“凹”字母造型,整个课堂上欢声笑语不断。

    “纸张可以开花,手指也会笑。”在成员丁昱帆的课堂上,学生学习如何运用对称的原理进行剪纸。他向同学们示范剪纸和折纸,还用折纸做出手指玩偶吸引学生一起动手,创造惊喜。

    41f6f246107343bda89893341c48302b.jpg

    老师指导学生折手指玩偶

     在成员朱思兰的律动音乐课上,安置点的学生们成为了农场主人。他们不仅学会了用节拍节奏“管理”小动物,还学唱了儿歌。学生们的歌声悦耳动听,活泼欢快。在课间,朱老师用杯子演奏学生熟悉的歌曲,教授简单的节奏型,学生兴趣盎然,开拓了视野。

    成员潘露薇通过动画片“森林里的蜘蛛网”引入学习内容,讲授了美术中点和线的类型以及装饰元素。在潘老师的细致指导下,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将点和线结合形成蜘蛛网并装饰蜘蛛网,画出了完整的独特的作品。

    06ca14fb3e214ca180e8215c14730c42.jpg

    翠滩家园安置点师生及作品合影

    在“说说你的烦恼”课中,成员沈云红先通过“快乐传递”的游戏,让学生分享了自己的快乐。而后,沈老师讲述了“小华的一天”的故事,帮助学生认识到有情绪是正常的,并邀请学生进行了一场表情包模仿比赛,现场笑料百出,欢乐无穷。在课堂中,学生学会了调节自我情绪的小妙招。

    本次七彩假期活动给安置点的孩子带去了知识启蒙和优质陪伴,让孩子们度过了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华南师大研支团将继续基于学生特点和需求,积极探索新形式,在各安置点开展定制化、系统化和长期化的志愿服务活动。

    来 源|罗甸融媒体中心

    编 辑|刘佳鑫

    编 审|肖家云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罗甸新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