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攻势】退休教师罗如亮:老骥伏枥 志在扶贫
2020-09-18 12:00:00 罗元冬 黎庆贤 徐安奔(实习)
  • s_50cbd96b3e6d4d98a11fb8c41520edc4.jpg

    采摘成熟的番石榴

    在罗甸县茂井镇茂井村有这么一位老教师,他退休不褪色,从三尺讲台退下,换个战场继续发挥余热,他勤奋好学,亲身实践示范种植,手把手教授村民种植发展技术,帮助村民走出贫困。

    在罗甸这片温润的热土上,很多热带水果都能够在这安营扎寨、开花结果。退休老教师罗如亮在茂井镇茂井村种植的“洋水果”番石榴就是其中之一。记者到来时,罗如亮和妻子正在自己基地里采摘已经成熟的番石榴。看着个大饱满的番石榴沉甸甸地挂满了枝头,罗如亮满心欢喜。

    s_a115782d7875469d92ab57b32f514f3f.jpg

    s_0d4ff42fece1498eb50b9961b9d9709e.jpg

    红心番石榴

    今年的产量比去年还要好,预计产量达到两万多斤,56块一斤的话,预计收入在10万元左右。”说话的老者叫罗如亮,是一名退休教师。他曾经是中职物理教师,教学期间一直对农业很感兴趣,经常向同事们请教农业相关知识。201612月退休之后 ,他终于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来钻研农业。那一年他回到老家茂井村,看见赋闲在家无事可做的老乡及撂荒的土地,觉得太可惜了,于是便萌生了带领大家一起发展种植,一起摆脱贫困的想法。2017年3月,罗如亮通过考察学习,决定在茂井村发展示范种植“洋水果”番石榴,并收获了他在“新讲台”上的第一个“学生”——听障贫困户罗如格,跟着他一起学习发展种植。

    s_a9a09975bbee4551800360201174759a.jpg

    采摘前的番石榴都需要套上套袋

    2018年8月,第一批番石榴挂果丰收后,罗如亮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于是他又主动招收了第二个“学生”——村里的贫困户黄元朴。为了帮助黄元朴快速发展起来,罗如亮不仅补贴了一半的果苗钱,还隔三差五地到黄元朴的两亩果园里教学,教他如何插枝、修枝、除草、施肥、梳果、套袋等。

    s_23bcd9319a30405bb49da4430c588dfa.jpg

    指导农户

    采摘完自己基地的果子后,罗如亮提议一起去看看“学生”黄元朴基地里的果子。一个月前,罗如亮刚给黄元朴免费送去了1000个套袋,趁着这次来摘果销售,罗如亮顺带去看看学生家的果子长势,估摸着可以帮着一起销售。

    然而,来到黄元朴的果园,罗如亮傻眼了。

    你这个……讲了技术指导你要听啊,你不听你看像这个(果子)都软了,本来这个套袋了就可以吃了,但是你现在一个都收不了。它有这种果蝇,果蝇稍微成熟以后它就产卵在里面,一到成熟的时候就成虫了,你看你我给你说你(还)不套袋,你一个果子都收不到!看着一个个生病的果子,罗如亮是气不打一处来。技术都交给学生、护果的套袋也免费送了,然而就是这最后的关头,却因为懒散,疏忽了管理,结果白忙活了一年。

    s_00e25f79a49045b1bdec221f2e79901f.jpg

    种植基地

    教学生可能要容易点,教老百姓他毕竟文化底子差,接受下来有点难,要反复讲反复的教,他们才逐步的学到,并且通过不断地督促、指导,逼着他们去学去实践,他们才学得到东西。虽然生气,但本着不忘育人初心的罗如亮并没有放弃。他谨记习主席“扶贫先扶志、志智双扶”的箴言,坚信只要自己有信心,不断地去教,带着做,老百姓总会有走好脱贫路的一天。


    来 源|罗甸融媒体中心

    编 辑|李璨

    编 审|肖家云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罗甸新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