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一个平凡的称呼,一生不平凡的使命。在龙坪镇八总小学里,有位十八年如一日,默默坚守乡村教育三尺讲台的教育工作者。他用一支粉笔写尽自己的青春,铸就大山孩子们的未来,他用初心和使命做乡村教育的守护者,为贫困山区的学子织就成才梦,他就是八总小学副校长王丕军。
八总小学9月的上空,除了鸟叫蝉鸣,还有学生们的读书声、欢笑声,欢声笑语充盈着整个校园。走进八总小学记者看到,王丕军正在操场上与学生们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你追我挡,玩得不亦乐乎。王丕军告诉记者,今年是他在八总小学度过的第一个教师节,也是他从事教师行业,扎根乡村教育的第十八个教师节。
给学生整理宿舍
起初,乡村学校条件差,教学条件极其简陋,但这一切并没有打退王丕军对于乡村教育的热情,反而更加坚定他从事乡村教育事业的决心,因为他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深知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也深刻明白只有知识能够改变大山孩子们的命运,教育才能帮助贫困孩子创造未来。
“从师范毕业到选择乡村教育事业,10多年的乡村教育工作。有苦有泪也有感动,有沮丧有失败也有成就,但从没有后悔。”王丕军告诉记者,看着自己的学生一天一天健康成长,送走一批一批的孩子,让孩子们走出大山,用他们自己的眼睛去看外面的世界。感到无比欣慰内心是充盈着幸福的。
2019年9月,应组织要求,王丕军从龙坪镇另桃小学调到八总小学担任副校长一职,同时也是学校的数学任课教师。王丕军2002年参加工作,至今他已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十八个年头。初到八总小学,13名教师、一栋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就组成了八总小学180名学子学习和生活的乐园。如今,作为副校长的王丕军,在职一年多就身兼教师,班主任,脱贫攻坚教务工作负责人等多个岗位职务。
给学生上课中
王丕军告诉记者:“刚来到这里,我感觉到学校非常洁净美丽,学生活泼可爱,老师团结奋进,但也有一些学生调皮捣蛋,我通过和学生的交往和教导,班上学生有什么事或什么问题,他们都主动和我沟通,交流。”
在八总小学任教以来,王丕军始终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用心去呵护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在学习上,他是严厉的王老师,对学生公正严明、严格要求;课外还对学生们进行一对一的功课辅导,为学生答疑解惑,筑起学生学习”加油站”和“补给点”。在生活上,他是180名学生们的“好爸爸”。每日清晨,王丕军都会早早的起床,来到学生宿舍督促他们起床,教他们叠被子,指导穿适合季节和天气的衣服,做孩子们的贴心“爸爸”和生活“帮手”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铸就“防护墙”和安心学习“保障网”。
八总小学四年级学生王雄告诉记者:“在学习上,我们有不懂的题目,老师下课会教我们,在生活上,老师天天问我们身体有没有异常情况,有的话就带我们去医院看病,他们就像我的爸爸妈妈一样关心我关爱我。”
与学生一起玩游戏
作为分管教学工作的王丕军心里明白,教学工作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环节的重中之重。从教以来,他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学生德智体育全方面发展;课下则注重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得益于他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他所带的班级成绩始终名列本校前茅。也因此,他在任教期间接连得到镇上颁发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教学质量一等奖等十多个荣誉和嘉奖。
八总小学党支部校长蒙伟对王丕军的工作给予了肯定:“王丕军副校长去年调来我们学校的,他主要负责教学安全这方面的,到脱贫攻坚以后负责具体的业务,这位老师业务比较精炼,教学当面有经验,受到了老师的好评,也得到整体同学的赞赏,大部分的家长表示了很高的肯定。”
王丕军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青春,任劳任怨地耕耘三尺讲台。他怀揣着振兴山村教育的理想,坚守着那份清贫,坚守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执着,用炽热的情感去温暖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为的就是让成百上千的“春苗”茁壮成长,让无数的大山深处的“小麻雀”蜕变成“金凤凰”飞出大山,筑梦未来。
课后为学生辅导功课
“作为一名乡村一线的教师,我从心底里热爱乡村教育事业、热爱乡村的每一个孩子,甘愿在这一清贫而又不简单的岗位上,弘扬高尚师德,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对乡村教育事业、对学校、对学生的爱心与责任落实到每一件事,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中去。”王丕军告诉记者,今后,将继续坚定自己的乡村教育梦想,不断吮吸大家们的思想精华,以身作则,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在他们的爱心与关怀下健康成长。
来 源|罗甸融媒体中心
编 辑|刘佳鑫
编 审|肖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