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九月收获季,蚕茧如雪正丰收。在罗甸县边阳镇翁纳村,蚕农们整理好刚刚收获的蚕茧,装车运送到村收购站销售。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罗甸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走进这个刚刚起步的桑蚕村,用镜头记录当地村民变现白色蚕茧获得红色钞票的喜悦瞬间。
蚕茧装车
一大早,在边阳镇翁纳村蚕茧收购站里,蚕农们正络绎不绝地来交售蚕茧,而收购人员们正在给这些蚕茧进行验级、装框、过称、记账……整个收购工作忙而有序。这次销售蚕茧,村民胡兴贵又一次成为“主角”,他是村里的种植大户,种有近180亩蚕桑,这已经是他卖的第四批蚕茧了,加上前三批的售卖,收入已经达到6万多元。
蚕茧收购现场
胡兴贵告诉记者:“这一批养了18张蚕茧,总共有1000多斤,卖得2万多元,下一批计划养12张,预计收入也在2万左右。”
“这批我喂养了四拨,今天收得28.9公斤,单价是40.3元,总共卖得1147元。”村民计庆林也是村里的种植户之一,2019年底,他流转了村里3亩土地,加上自家的2亩土地,共5亩土地用来种植蚕桑,今年卖了4批蚕茧,也得到了不少的收入。
计庆林向记者展示他今天的收入
翁纳村距离镇政府驻地13公里,国土面积40.2平方公里,1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41户2295人,翁纳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生产、养殖和劳务收入为主。为改变全村人多耕地少,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缓慢,干旱缺水等问题,2019年底,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经商讨后决定,引进贵州三旭黔川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发展蚕桑产业。农户养出的蚕茧由公司完全回收。这一批,在翁纳村共收购蚕茧2500斤,收购资金达5万多元。
洁白的蚕茧
目前,翁纳村种桑养蚕产业已发展到17户370亩,全村每批次生产蚕茧36张,预计每张2000元,一年可生产蚕茧8批,年产值接近60万元。蚕桑产业已经成为了翁纳村群众增收的“稳定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加油站”。
来 源|罗甸融媒体中心
编 辑|刘佳鑫
编 审|肖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