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党建”驱动“麻怀产” 罗甸县“三联共建”打造和谐新农村
2020-09-30 15:00:11 计秘密 杨昌林
  • 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地处麻山腹地的喀斯特峰丛深处,村民们生活其中,被大山包围、被贫穷困扰。为了走出大山奔向幸福,麻怀人民不服输,倔强、奋斗、进取,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开山凿隧找出路,创造了全国知名的“麻怀干劲”,同时以“大党建”为引领,采取“三联共建”的方式,开发“麻怀产品”,成功打造村庄美、产业兴、人民富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b412276703ab439998d04714d7491dfb.jpg

    麻怀村食用菌种植基地

    9月下旬,麻怀村里稻浪滚滚、牛羊满圈、鸡枞菌诱人……如今,又多了个迎香牌辣椒酱加工产业。这几天,在贵州迎香食品有限公司加工厂里,工人们正忙着加工辣椒,对辣椒进行检验、包装,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

    贵州迎香食品有限公司位于罗甸县沫阳镇董架村,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于2020年3月开工建设,8月竣工9月投产。公司以生产销售辣椒调味制品为主营业务,有蒜泥、鸡肉等6种口味。注册资金2000万元,预计年产辣椒调味制品1000吨,年产值约为360万元,目前解决周边贫困群众就业50多人。公司以“发扬大关精神,坚持麻怀干劲”为动力,逐步将公司拓展为黔南州最大的辣椒制品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旨在建设集引进、科研、示范、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加工工厂。

    288d4527cb7d4da0a2f963e62c0bdbde.jpg

    贵州迎香食品有限公司

    “我们的辣椒主要来源于麻怀村周边的群众自种的。”贵州迎香食品有限公司厂长费明鹏说,现在周边的群众自种的有200多亩,后期会发展辐射到麻怀村的周边各个村镇,每天的产量要能够达到1.2万瓶,2021年将投放第二条生产线,预计解决就业达到100人左右。
     3222c0e252d742b0a71642e3108e88d6.jpg

    辣椒生产车间

    而在麻怀村养殖场里,村副主任袁端胜正忙着组织村民加快养殖场改扩建进度,不断扩大养殖规模。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这个养殖场停了大半年。”袁端胜说,现在疫情防控工作逐渐向好后,他打算扩建猪圈,羊圈,牛圈,不断扩大养殖场的规模。

    麻怀村曾是麻山腹地的一个深度贫困村,被大山包裹,也被贫穷围困。多年来,麻怀村通过不断建强基层党组织,党员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如今的40多人,党组织的体制机制得到不断规范和完善。麻怀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不等不靠、奋发进取,用13年的时间凿通出山路,发展鹌鹑养殖、食用菌种植、生猪养殖等产业,各项产业累计已发放发展用地流转金30余万元,累计发放务工费50余万元,带动了农户增收,麻怀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到位,贫困人口清零,人均年收入达13000多元,村集体经济累积收入达30万元,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563b4e3dc4e146d1868a2b9b8026f7e8.jpg

    f0764ac300a74d3b9d16b4fab76ffeba.jpg

    麻怀村新貌

    此外,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麻怀村携手田坝村、民进村及联合村建立了麻怀联村党委,明确了以党委为中心推动组织联建、治理联合、产业联动的“三联”工作模式(即组织联建,筑强基层堡垒;治理联合,推动全面发展;产业联动,促进增收致富),从思想观念转变入手,全面强化区域党建工作、推进基层治理、统筹区域产业发展,走抱团发展、共同富裕道路。截止目前,麻怀联村共发展烤烟 1600 亩、刺梨 500亩、红高粱 700 亩,联村集体每年分得 37.7 万元,带动了联村 386 户 1637 人实现脱贫。

    如今,麻怀村凭着“不等不靠、戮力攻坚、锲而不舍、苦干实干”的“麻怀干劲”和奋斗进取精神,创佳绩、树典型、做标杆,一步步成为麻山腹地的脱贫精神旗帜。不仅鼓舞了罗甸人民,也鼓舞了全州,甚至是全国人民。麻怀村也因此多次获得全省文明村、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等多项表彰。

    “接下来,我们麻怀村将在党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加大产业发展力度,推进农村资源整合,转变发展方式,不断谋求新的发展,力争打造乡村振兴的新样板,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麻怀村村支书邓迎香说到。

    来 源|罗甸融媒体中心

    编 辑|莫昌玉

    编 审|肖家云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罗甸新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