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 黄光建:“知天命”年岁里,踏实做好脱贫攻坚每一件“小事”
2020-12-11 14:30:00 杨凤娜 李璨
  • 我叫黄光建,是罗甸县气象局干部,也是罗甸县罗悃镇拉招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2017年,罗甸县委县政府要求各单位增派工作人员到村里面去参加扶贫工作。尽管当时我已经54岁了,年纪较单位其他干部来说大了点,但我想到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工作比较熟悉,加上自己是布依族,方便与老百姓沟通,于是我主动请缨,投身到扶贫工作的大部队中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被派驻罗甸县罗悃镇拉招村,这个村在一年前,也就是2016年4月已经获批整村搬迁至罗甸县城。然而,当时只有20余户村民同意搬迁,大部分的村民仍留在了村里。

    入户走访

    我们的任务是做通剩余村民的思想工作,同时保障他们在村里的生活。

    到拉招村后,我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通过多次摸底、调查、走访,对每户群众的吃、穿、住、行以及经济的主要来源进行全面了解。然后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研究制定了帮助群众致富发展的规划和目标任务。为保障剩余村民的生活,我们对拉招的通水、通电、通路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合理规划。2017年,我们为拉招村引入种植砂仁项目,发展砂仁种植共1100余亩,种植户按照补助标准领取到种植补助,发放种植补助金共计58万元,同时为村民争取到养殖项目,共发放猪苗200头。多渠道增加贫困户家庭经济来源,推动拉招村整村和谐发展。

    2017年,我的儿子面临高考。有好几次,儿子约我散步,说是想和我聊一聊高考准备情况。我知道儿子心里有压力,但当时搬迁动员工作任务重,工作队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我因忙着东奔西走争取项目,开展搬迁工作政策宣传,为贫困群众谋利益,错过了一次又一次与儿子谈心的机会。2017年的6月7日至8日,儿子踏上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战场,我却因为一直在脱贫攻坚一线未能陪伴在他身边。直到今日,这件事一直是我心里一道过不去的坎。

    入户走访

    2018年,我负责的网格还有44户贫困户不愿意搬迁,我的任务是在年底前动员他们全部搬迁至县城。村民不愿意离开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不愿意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等等因素致使搬迁难度加大。尽快动员工作困难重重,但我考虑到搬迁才能改变村民们的生活困境,便连续多日总是趁着天刚亮村民们还未下地干活或是天黑放农活的时候入户动员。去的次数多了,村民们很不耐烦,他们总对我说:“要是你不说搬迁的事,我们就聊聊天,要是又提搬迁,你还是走吧。”

    尽管村民不配合,但我仍旧没有气馁,依旧每天走访动员,收集易地扶贫搬迁资料,向村民们宣传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们搬迁前后生活对比,积极做好宣传动员。

    入户走访

    经过我将近一年的努力,村民们终于同意搬迁。2018年9月,拉招村完成了整村139户594人的搬迁工作。而拉招村驻村工作队也随着群众的搬迁转移到了县城的翠滩家园安置点。

    回望踏上扶贫工作岗位这三年,虽然我没有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我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因为我懂得,我的责任,是为群众多谋福利,引领他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过上幸福的日子。

    来源|罗甸县气象局

    编辑|李璨

    编审|肖家云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罗甸新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