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作国,今年38岁,家住罗甸县龙坪镇翠滩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我们家原来住在罗甸县罗悃镇干村村,房子在山坡上,交通非常不便。到镇上赶集,一天只有一班车,一等就是两个小时以上。由于家中父母年迈,我的两个孩子还小,家中的所有开支都依靠我和妻子在外务工维持。然而,因为文化水平不高,我和妻子的收入也不高,只能勉强够贴补家用,更别说存款了。2014年,经过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的摸排走访,我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翠滩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2019年11月,我们家得到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帮扶,从干村村搬迁到了县城翠滩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拿到钥匙的那一天,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坐在新家的客厅沙发上,我开始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规划。我心想,党和国家投入这么大,修了这么好的房子给我们居住,剩下的路,我们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摆脱贫困、勤劳致富。
李作国的理发店
搬入翠滩家园,对于我们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新环境、新邻居、新朋友,为了使我们能更好地融入新环境,社区的工作人员经常来看望我们,嘘寒问暖。
在慢慢适应的同时,我们也面临新生活的挑战。在我们搬迁之前,我的母亲逝世了,家中仅剩年迈的父亲和我那两个年幼的孩子,为了照顾家人,我和妻子商量决定不外出打工了,留在县城里找工作,或者创业。
李作国正在帮顾客吹头发
我把自己想在家门口创业的想法告诉了社区的工作人员,他们听了我的构想之后,给了我建议。首先,社区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其次,我可以在公益性岗位下班之后自主创业。最终,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决定就在社区里开一间理发店。说干就干,我就用这几年外出打工的积蓄租房、装修门面,购买相应的设备和物资。不到20天,我的理发店开业了。从开业至今已有半年,营业额平均一天300元。我的妻子也在社区里的尚购超市做起了导购员,一个月也有2000多元的工资。
如今,孩子上学离家近,非常方便,白天我在社区的公益性岗位上班,下班后变身“老板”经营我的理发店,在我们夫妻二人共同努力下,生活充实且充满希望,这小日子是越过越好,越过越红火。
来源|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莫昌玉
编审|肖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