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整治项目11个,完成莲花河、大乐亭补水工程”是2020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一年来,罗甸县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切实履行职责,多渠道争取、筹措资金,通过加强水源地保护区环境整治,新建污水处理厂等方式,确保让群众喝上“生态水”。
在沫阳镇红星村村委会的后方,有这么一块不起眼但却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小湿地。水务局工作人员毕林告诉记者,这块100多平方的小湿地,其实是一个生活污水净化系统。通过管网收集农户的污水,输送到厌氧池,经过厌氧池沉淀后到隔山池,把水质和水量稳定后,通过人工湿地的净化,从景观池排出以后,污水就这样得到处理。它主要净化红星村三、四、五组群众的生活污水,使流入水源地的水清澈无害。
沫阳镇红星村位于县域水源地沫阳大河的上游。过去,全村5个组1000多人的生活污水都是随意排放,全村居住环境较差。同时,大量的生活污水废水流入沫阳大河,给水源地的水质造成了不小的污染。
沫阳镇红星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一角
2020年4月,县水务局作为该件民生实事的承办部门,为红星村5个组修建了2448.7米排污入户管网和2个日处理总量达70立方的湿地净化系统。10月该系统投入使用后,群众生活废水混杂污脏水通过管网排入湿地净化系统,经过层层地过滤后被净化成了无味、清澈的水从净化池流出来,既保障了水源地的水质又净化了村庄环境。
“以前我们的门前屋后都是臭水。” 村民罗德勇笑着说道,现在每家每户都排到污水处理厂,村里面的环境比以前好多了。
除红星村外,县水务局还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1个,覆盖了14个行政村,通过38282米的管网将群众生活污水分别与9座污水处理站连接,使得每天近280t/d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切实保障上游水质得到有效净化。
罗甸县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超前谋划,多方筹集各级资金,然后实行一人一专班,一个项目一个分管领导,一个现场负责人的管理模式。”县水务局水政监察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长黄光茂告诉记者,项目建设完成后,对全县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对农村集镇污水收集治理以及全县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实施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整治项目的过程中,罗甸县坚持以生态优先、惠民便民为工作方向,积极创建美丽河湖。通过夯实河长制工作基础,构建工作推进体系,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探索河道管护新机制、新做法。对县城区莲花河、大乐亭进行了补水工程建设,河道生态环境和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逐步形成了集水资源利用与休闲娱乐为一体、人与水和谐相处的生态长廊,将河湖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富民的发展优势,撬动乡村振兴。
来源|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泽堂
编审|肖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