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常年奋战在一线的基层干部而言,家,成了她们最亏欠的地方,人到中年的岑昌梅,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年幼的孩子。工作十多年来,从未听她喊过一声苦一声累。领导眼中的她是一位得力干将,同事眼中的她永远满怀热情。而曾经从事过新闻工作的她,更是一位合格的基层通讯员,常常把自己系统行业内的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写成稿件向媒体投稿。
这一次,我们的记者将笔头对准了这位“老宣传”。
岑昌梅入户走访留守老人
愿做基层一块砖
十多年来,岑昌梅一直在局机关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收发文处理、档案管理以及党建、党风廉政、综治维稳、普法依法治理、信息宣传等专项工作。办公室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在工作中,她除了加强学习,还虚心请教老同志,积累经验,坚持边干边学,不断提高进步。由于踏实肯干,她工作上很快就得心应手,成为局办公室的一名骨干。
“我刚到局办公室工作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工作简报、会议记录也不会写,都是岑姐慢慢指导我。”“我现在负责岑姐之前的那些工作,我刚到单位上班的时候,岑姐已经去驻村了,虽然我们不曾谋面,但每次遇到困难,我都会打电话请教她,每次她都耐心地指导我完成工作。”谈到岑昌梅,她的同事们都很感动。这些工作上的点点滴滴,单位的领导和同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2018年“三八妇女节”,岑昌梅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枝玫瑰花,一张小卡片,当时的她感到很意外,谁会给她送花呢?岑昌梅感到很疑惑……
原单位领导的暖心评价
“单位里兢兢业业‘老黄牛’,总是成就了别人,埋没了自己。”原来这是单位领导送的,岑昌梅很感动,那时的她感受到了被认可的欣喜,自己做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2019年7月,因工作需要岑昌梅被选派到龙坪镇交谷村驻村,担任交谷村网络员,当时的她是罗甸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唯一选派女驻村工作员。临行前,单位领导嘱托她,到基层,一定要加强为人民服务意识,搞好脱贫攻坚工作……她手持组织那份沉甸甸的选派文件,向单位领导表态说:感谢组织对她的信任,并表示将不辱使命,砥砺前行,全力奋战脱贫攻坚一线。
到交谷村的第一天,驻村工作队长王晖语重心长地对岑昌梅说:交谷村交谷组网格共51户,其中贫困户29户,非贫户22户,是全村最大的一个网格,我就把它交给你了,希望你管好它……听了这话,岑昌梅毅然地回答说:没事,我会尽力的,请放心。
从此,岑昌梅把自己扎根在了交谷村,那时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她常常吃在村里,住在村里,每天一睁开眼就想着工作,她忘了自己也只是一个女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她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岑昌梅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愿做基层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尽己所能帮助他人
岑昌梅驻村以后,接送孩子和家务都落到了丈夫田新华肩上,在旅游部门工作的田新华经常下乡,孩子常常孤零零地在幼儿园等待爸爸妈妈的到来……每当看到老师发来信息,提醒她该去接孩子了;每当夜晚孩子打来电话问妈妈什么时候下班回家时,她都只能说:妈妈在忙,等妈妈忙完就回家了……一个又一个的黑夜和黎明,她轻轻抚摸着熟睡的孩子,悄悄的擦干眼泪,继续奋战脱贫攻坚工作一线。
岑昌梅正在开展新冠肺炎疫情排查工作
驻村以来,即便家庭无人照顾,岑昌梅仍然坚持舍小家,顾大家;即便自己的身体非常虚弱,经常出现头痛头晕,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症状,她也不曾向龙坪镇政府和驻村工作队请过一天假,克服种种困难,履职尽责,坚守在脱贫攻坚工作一线,全力服务一方人民群众。“我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岑昌梅说。
2019年8月的一天,岑昌梅和驻村同事到易地扶贫搬迁玉都家园安置点罗小木贫困户家中走访,一进门,罗小木和妻子王小录抱着2岁多咿咿呀呀的女儿罗珍珍坐在沙发上,眼里满是痛苦和无助。
几句家常过后,岑昌梅了解到,因前几年老家的两间土坯房倒塌后,他们一家人一直住在堂哥罗彬权家,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后来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将他们一家安置到玉都家园安置点,于2016年6月15日搬迁入住。之后,他们举家外出浙江务工,心里充满了干劲,收入也算稳定,生活地顺顺利利。可是好景不长,2017年大年初一,他的儿子罗永品突发疾病离世,原本幸福快乐的小家庭一夜之间掉进了万丈深渊,一家人整日以泪洗面,度日如年,原本阳光、开朗的罗小木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再也无心外出务工或就近务工,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同为人母的岑昌梅情不自禁地和王小录相拥而泣。
“你们还有女儿要照顾。”随后的日子里,岑昌梅隔三差五就到罗小木家走访,她也是一个母亲,很理解她们的心情,她鼓励罗小木夫妇向前走向前看,积极面对生活。与此同时,她快马加鞭地向有关单位提交了罗小木户的困难补助申请和就业申请,没有多久,她在罗甸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为罗小木户争取了1500元的生活困难慰问金;在罗甸县斛兴街道办玉都家园社区为罗小木户争取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每月1200元;在罗甸县龙坪镇政府为罗小木户争取了护林员公益性岗位,每月补助800元。
岑昌梅耐心开导罗小木
2020年1月,脱贫攻坚国家第三方评估前夕,岑昌梅随罗甸一小刘艳老师(罗小木户帮扶责任人)到罗小木家走访,听见敲门声,罗小木喜笑嘻嘻地跑过来开门,房屋里,他的妻子抱着女儿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母女俩有说有笑……看到她们进来,王小录立马抱着女儿站起来,笑着招呼这位“老朋友”。
扶贫先扶志,在岑昌梅的思想开导下,如今的罗小木夫妇已逐渐走出丧子之痛,脸上慢慢恢复了久违的笑容。现在罗小木每天到老寨子(交谷)护林,还把老家那几亩砂仁地打理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妻子王小录在家照顾女儿和70多岁的老母亲,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如今的罗小木家就业稳定,家庭生活有保障,这个不幸的家庭有幸地在党的关怀和国家精准扶贫好政策下,开启了新的生活。
正是有千千万万个像岑昌梅这样的人的无私奉献,我们的社会才变得更加有温度,才变得更加美好!
来源|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泽堂
编审|肖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