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工匠”,人们大多会想的是拧各种螺丝技术工人,可能是铸造极致艺术品的手艺人。而在付仁国老师的心里,也都驻着一位“工匠”,他用“工匠精神”引领自己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前行,无怨无悔扎根职业教育,将讲台搬到田间,一心只想让每一位职校的学生学到一技之长,为罗甸培养更多,更专业的技术人才。今天的“劳动者之歌”系列报道,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罗甸县中等职业学校,感受付老师的“工匠”精神。
正在给学生备课的付仁国
“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火龙果的修剪,我们的火龙果修剪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就是盘下修剪,一个部分是盘上修剪,现在我来重点给同学们演示一下盘上究竟怎么修剪......”
初次见到付仁国,他正在烟山火龙果实训基地里顶着烈日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果树剪枝作业。付老师是一名教授现代农艺技术的讲师,与其他老师不同的是,他的课堂大多穿梭于各种田间地头的果蔬当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体系。
付仁国正在给学生上课
付仁国是土生土长的罗甸人,2002年从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生物与化学教育专业毕业后,曾在罗甸县云干中学教授生物课,2012年调入罗甸中等职校。白驹过隙,今年已经是他在罗甸职校执教的第9年。近20年的执教生涯,付老师时刻保持着高涨的热情,也收获了许多难忘珍贵的回忆。
付仁国带领学生在火龙果基地实训
“我印象最深的事发生在2017年。”付仁国回忆说,2017年下半年,受沫阳政府的委托,他和很多学生自主地在该镇访里村进行哈密瓜试种实验。当时的条件很艰苦,试验棚内几乎没有土壤,要进行试种,只能从棚外搬运土壤到棚内。在试种的过程中,棚内温度很高,而学生们却都饱含激情,不畏艰苦,在如此高温的条件下依然坚持进行试种、管理工作。付仁国深受感动,于是下定决心要好好带学生们学上几门核心的技术,让他们毕业以后回到家乡去,自己发展一些具有罗甸特色的精品农作物。
付仁国在田间地头讲课
从教近20年,付仁国一直奋斗在教学第一线,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经常牺牲寒暑假和周末时间加班加点忘我工作,成为罗甸职校的“工作狂”。他以出色的工作成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走出了一条执著追求、辛勤耕耘之路,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职教老师。荣誉也在拼搏中闪光,付仁国先后荣获省级、州级农艺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州级中职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等荣誉。
付仁国与获奖学生合影(左二)
“付老师上课很严格,他经常带我们来基地实训、训练,教会了我们种哈密瓜、百香果、还有火龙果等等,还会教我们果树嫁接,蔬菜嫁接。”罗甸职校19级春季现代农艺技术班学生赵大春告诉记者,付仁国用心去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经常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从内心认可他们,不仅学生收获了各种荣誉,付仁国也收获了学生们的爱。
付仁国的获奖证书
“今后,我会利用烟山产教融合基地带好每一位学生,多带他们出去参加各种农业方面的技能大赛,多获一些奖项,为罗甸培养更多的农技人才。”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付仁国早已了然于胸。
来源|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朱柳柳
编审|班方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