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县人大常委会把党史学习教育感悟转化为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动力,与加强村级支部联动、乡村产业培训、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关注特殊困难群众、代表建议意见督办相结合起来,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五个深入”,创新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
县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到逢亭镇纳闹小学看望慰问小学生
深入帮扶村党支部,共同提升基层战斗堡垒。主动与帮扶村的3个党支部对接,抓实支部联动,采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结合实际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一是深入推进帮扶村的基层社会治理,大力实施“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模式,以“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为抓手,以党小组为载体全力推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基层治理成效,助力乡村振兴。二是帮助村支部建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推行设岗定责、承诺践诺,通过主题党日、“三亮一创”等形式,组织党员结合自身实际,鼓励和推动党员干部主动认领服务岗位,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微心愿”活动,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三是机关支部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党支部联动会,一起学习讨论、一起交流心得、一起接受教育,着力提高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的政治自觉。通过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针对农村党员的情况提出开展活动的意见,加强村级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慰问困难群众
深入乡村产业基地,培训农业技术助民增收。着力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办实事,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到纳闹村蜂糖李产业基地进行农业技术管理培训,组织机关党员干部、纳闹村党员和村民共60余人共同参加农业产业技术现场培训,培训内容为怎样剪枝效果好、怎样施肥效果佳、怎样保花果子丰等技术管理,同时农业技术专家现场与参训人员进行互动,使劳动技能培训入脑入心,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发展。通过抓好培训帮助群众增收,使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到纳闹村蜂糖李种植基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深入帮扶村小学校园,关注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把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少年儿童群体、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作为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是丰富学习教育内容,为师生送去党的温暖。在与纳闹村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动之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罗金逸同志率领机关党员干部为纳闹小学送去慰问金2000元,为26名学生送去学习用品,与师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座谈会,共同谋划学校教育思政课以及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问题。二是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少年儿童学习教育中,让爱国主义教育精神代代相传。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马素芬为学校师生分享党的红色故事,让师生们了解党的发展历程、成长历史、壮大历史,使党史学习教育植根于少年儿童心中,引导少年儿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深入特殊生活困难农户,引导人民群众感党恩、跟党走。到帮扶村大走访,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村集体经济、乡风文明、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调研,高度关注低收入和生活暂时困难户,为何国重户送去临时帮扶资金1000元,用于购买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同时,通过院坝会、小组会、群众会、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传,使党史学教育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让群众了解党的光辉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邀请县农业农村局农机专家为群众培训种植技术
深入督办代表建议办理,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罗甸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共审议通过代表建议意见60件,涉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建议意见共50件,县人民政府已召开承办会议,交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各乡镇承办。县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建议意见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内容加强督办,副处级以上领导领头督办2件以上,各委室牵头督办1件以上,有效提高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答复率、办结率,彰显了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进度。
来源|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排版|朱柳柳
编辑|班方智 史传鸿 罗绍智 李璨
编审|黄万龙
监制|邹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