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教育】【百年党史耀中华】罗甸教育系统:立足“四个课堂”推进校园“四史”学习教育
2021-06-29 11:57:29 罗曼
  •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门“四史”必修课至关重要、意义深远。罗甸教育系统立足“四个课堂”,适时、有效、常态化地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激发师生的历史担当、情怀、责任和信念,让青少年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5eed804e3808450780cf53dcdf13a86e.png

    常态课融入红色故事

    常态课堂渗透“四史”教育。课堂是学生校园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校园育人的重要阵地。“四史”学习教育进校园,常态课堂是不可或缺的主阵地。无论什么学科的课堂,都承担着育人的职责,“四史”教育理应成为学校课堂中的重要育人内容。罗甸县各中小学将党史作为素材融入到教学中去,通过播放革命先进人物短片导入课堂或采用一课一个红色故事等教学模式把“四史”教育带进课堂。

    82366def77434ac993f2eecd83e6eadb.png

    实地参观蛮瓦支部

    思政课堂放大“四史”教育。将“四史”学习引入思政课堂,把历史和理论、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结合“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过程,让学生们了解基本的历史事实,学会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进而能够理清基本历史脉络、把握基本历史规律、得到一些历史启示,从而落实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培养。目前,罗甸62所中小学开展常态思政课,覆盖学生达3万余人。

    宣讲课堂突出“四史”教育。“四史”学习教育进校园,既要做时代的“说书人”,也要做学生的“翻译官”,利用国旗下讲话、邀请退役老兵、校地共建等资源,推出“露天下讲四史”“老党员话党史”“校园红色长廊”等特色“课堂式”宣讲。罗甸县教育系统分别以76个党支部书记为团长,思政教师为团员,组建学校宣讲团,围绕“四史”集中备课、编写宣讲材料、制作宣讲PPT,让学校师生与党的光辉历史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截止目前,教育系统开展宣讲40余场,覆盖学生2万余人。0ae3ffd777894726815828e73178f4ea.png

    宣讲现场

    “研学+课堂”打造“四史”教育品牌。在讲授的基础上融入实践、体验和研究等多种方式,采取“研学+课堂”的形式,带领学生参观中共蛮瓦支部旧址展馆、麻怀村党性教育基地等红色教育基地,在“行走”中了解历史,感悟革命文化和民族精神,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到课堂和教科书上所讲述的历史,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培养学生传承革命精神,延续红色基因。目前已有25所中小学采用了“研学+课堂”的形式,覆盖师生达500余人。


    来源|罗甸县委教育工委

    排版|莫昌玉

    编辑|班方智 李璨  史传鸿  罗绍智  

    编审|黄万龙 

    监制|邹昌平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罗甸新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