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红色足迹】【主播讲党史】守望蛮瓦支部火种 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2021-06-30 11:28:07 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 大家好!欢迎大家和我一同走进“贵州省最早的地下党支部之一—中共蛮瓦支部”,我是讲解员岑璐。

    中共蛮瓦支部是贵州省最早的地下党支部之一,是贵州省最早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革命运动的偏远民族地区之一,是邓小平同志“上贵州发展”方针的主要革命据点,为黔桂边区的革命活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蛮瓦支部位于罗甸县最南部的凤亭乡,与广西天峨县隔水相望,是通往广西的要道。由于两岸风土人情相同,民族语言相通,在经济、文化、姻亲往来等方面历史悠久,为革命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30年11月,根据党中央指示,邓小平率领红军主力北上,留下韦拔群、陈洪涛及工农革命政权的部分人员在左右江流域、红水河两岸滇黔桂边区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右江独立师党委和右江特委根据邓小平“巩固右江苏区,上贵州发展”的指导方针,渡过红水河进入黔桂边区,深入罗甸蛮瓦秘密开展活动,考察了解进行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斗争据点。

    1932年元月,为保存革命斗争的实力,摆脱反动派围剿困难局面,党组织决定向滇黔桂边区发展。6月,黔桂边委和黔桂边革委成立,决定以黔桂边区的天峨林佑屯、罗甸蛮瓦为发展基础,领导黔桂边区的革命斗争。

    在蛮瓦党支部的领导下,黄举平及红军战士深入罗甸境内农村,足迹遍及全县,开展兵运、农运、统战工作,组织民众起来进行革命斗争,在领导黔桂边区人民革命斗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扩大党和红军在老区的政治影响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后来发生在麻山地区的各族人民反抗国民党暴政斗争,播下了革命火种。

    1998年6月,贵州省委、省政府行文,将罗甸县划定为革命老区,肯定了罗甸老区各族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罗甸人民在革命老区这片的热土上,将在跨越赶超中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来源|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排版|朱柳柳

    编辑|班方智 史传鸿  罗绍智  李璨

    编审|黄万龙 

    监制|邹昌平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罗甸新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