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罗甸,透蓝的天空依然悬挂着火球似的太阳,还未退却的高温炙烤着大地。
在边阳镇油海村村民徐治开的葡萄基地里,摩尔多瓦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乌黑透亮,令人垂涎欲滴。即便天气炎热,也阻挡不了前来葡萄园采摘的游客们的热情,徐治开忙得不亦乐乎。
徐治开葡萄基地里的葡萄丰收
“紫玉非常好吃,这个摩尔多瓦也不错,跟其他地方的口感确实不一样。”第一次到油海村的游客李丽说,来到油海村,这里有山有水,还有一坝田,不仅风景美,种出来的葡萄口感也不错,真是既养眼又养胃,不虚此行。
基地里诱人的摩尔多瓦
“开始是试种,现在有9亩多了,有太阳红、紫玉、蓝宝石、摩尔多瓦等品种,零售价也从7元到15元不等,一年下来有7万元至8万元的收入。”徐治开说,他从2014年开始在油海村发展葡萄种植,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离镇政府近的区位优势,再加上他认真钻研种植技术,坚持生态种植,他种出的葡萄口感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每年一到葡萄成熟时节,他的基地里总是挤满了驾车前来采摘的新老顾客,或者网上下单让他直接派送,因此,徐治开种植的葡萄几乎等不到运到市场就早已销售一空。
徐治开葡萄基地里的蓝宝石
“主要是现在村里的基础设施完善了,高速公路通了,大家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提高了,我的葡萄才卖得那么好!”徐治开说,他的葡萄不愁销路、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除了自己的努力,也得益于国家各种惠民政策的实施,使得群众的生活水平越过越好。
“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徐治开回忆说,25年前,从事木工行业的他由于意外导致左手失去4个手指,当时的他一度消沉,不知道该怎么继续生活。但从小在贫苦人家长大的人怎么会轻易被打倒,手废了一只不是还有一只吗?何况左手又不是完全不能用。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开始发展葡萄种植,生活也越过越好。
徐治开种植的玉米获丰收
“我坚信,只要踏实肯干,日子一定越过越红火。”在问及收入账时,徐治开谦虚的说到,除了每年种植葡萄有将近9万元左右的收入,他还通过买设备在插秧季给村民灌溉农田,以及平时提供饮用水,再加上自己种的几亩玉米地,养上几头生猪,一年也还能有6万元左右的收入。面对未来,徐治开信心满满。
艳阳高照,正如群众们的火红日子。徐治开幸福生活的写照,不正是广大乡村群众幸福生活的缩影吗?
来源|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排版|朱柳柳
编辑|罗绍智 李璨
编审|班方智
监制|邹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