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到2020,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惊喜不断变化不断。有的收获了幸福,有了获得感,对新生活有了新期待。下面我们跟着罗甸融媒体中心的记者走上街头,走进巷尾,倾听老百姓的心声!
【退休老干部 谭宗文】
201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在县委强有力的领导下,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我们为此而感到骄傲。罗甸的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现在我们的城镇建设、各种房屋建筑像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山水湖城玉都罗甸变得更加的美丽了。不仅城镇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每当我们到农村看到的满眼都是一片绿。青山绿水得益于县委强有力的领导,得益于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习主席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为我们的脱贫致富打下来坚实的基础。我们相信罗甸的天会更蓝、山会更青、水更绿,罗甸的空气更加的清新。
“两会”就要召开了,这是我们县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真诚地希望与会的委员和代表为罗甸的发展提出更多更好的提案和建议,让我们在县委的强有力的领导下,一如既往地发扬大关精神、麻怀干劲,全县各级人民团结起来,为罗甸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退休老干部 冯兴碧】
我们县“两会”的召开,是广大干部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预祝“两会”圆满成功。这次大会的召开,要认真贯彻落实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精神,认真总结回顾一下2019年的工作,安排部署好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2019年以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四家班子领导带领全县30多万人民,在2000多名驻村干部的帮助下,狠抓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摘帽脱贫出列的重大成绩。
2020年的工作,我认为要围绕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绩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来妥善安排,具体来说,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切实加强乡村领导班子建设。二,要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切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要做到“一乡一特”、“一村一品”,要把早菜、水果、干果、中药材等发展起来,不断增加群众收入。第三,要大力宣传罗甸气候温暖、人民勤劳、热情好客的特色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四,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把水电路配套得更好,发展得更好,切实解决困难问题,把城市建设做得更好,要做好棚户区改造,进一步改善城乡面貌,要切实抓好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抓好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罗甸县第四小学 校长 汪付珍】
去年一年来,罗甸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说,教育设施设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育的投入得到了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有了很好的稳定。第二,教育教学改革有了新的突破,比如说,我们的创新课程改革获得了省级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在教育质量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比如说我们的学生获得了省级优秀少先队员。第三,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办学质量得到省委书记孙志刚的高度肯定。
希望在召开的“两会”上,能加大全县优质教师的培训培养,特别是乡村优秀校长,年轻校长的培养;继续加大对幼儿教师的配备,心理教师、医务人员等;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保障,城乡一体的教育持续均衡发展。
【县人民医院 ICU 主任 罗德伟】
最大的收获就是能有机会到武汉去参加疫情防控一线,援鄂期间,(我们)坚持疫情防控全国一盘棋,(做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听从指挥,服从安排,认真工作,加强自我防护,努力救治患者。努力实现“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达到“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我们圆满地完成任务。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知识和经验。这次援鄂战“疫”虽然短暂,但我很感动,深深地体会到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正是我们的努力给了患者更多的希望。
“两会”召开,我想说努力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及防控能力;合理规划医疗队伍及人才梯队建设;重视人才培养,特别是重症医学科的人才培养,留得住人才;遵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确保患者安全,真正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注重医院感染的管理和实施;医疗设备的配置要满足临床诊疗的需要。
【学府家园 党支部书记 杨兰】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今天的脱贫成果是来之不易的,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是为了解决搬迁群众住得好的问题,更是为了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希望今年的“两会”能研究一下如何发展好乡村产业,如何选择好产业项目和加大企业的引进,把群众受益摆在突出位置,如何从项目扶持、金融借贷等方面出台政策,为安置点后续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来自不同的村,由过去的分散居住变为集中居住,如何做好社区建设和管理及社区环境整治,抓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既确保群众能住上新居又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罗甸县燕谦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 韦春燕】
近期让我最开心的事,是我参与设计的民族服装在首届黔南州民族服饰创意设计大赛获得三等奖,得到大众的喜欢及认可,让我感到很开心和激动。今年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目前公司在学府家园扶贫车间,在这里我教会了很多搬迁户做民族服饰,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每个月工资2000至5000不等的收入,让他们基础生活也得到了保障。“两会”即将召开,我比较关心民族服饰的发展会有哪些政策的支持,有了政策的支持我相信我们民族服饰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也能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希望民族服饰走向国际化,让更多的人穿我们的民族服装。
【学府家园搬迁户 李小花】
去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从红水河搬到罗甸这点来,我真的没有想到,没想到搬到这点来。还有,社区还帮我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是我最大的收获,(全县)“两会”马上召开,我最希望的就是有更多工作岗位支持我们搬迁户,以后生活过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