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单公示!漯河8人上榜!
2020-11-01 15:01:57 河南日报
  • 日前,省文明办组织开展了“乡村光荣榜”系列人物选树活动。在各地层层选树推荐的基础上,经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提出了2020年度河南省“乡村光荣榜”系列人物候选名单漯河8人入选。按照选树办法和程序,10月31日将候选名单予以公示,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2020年度河南省“乡村光荣榜”系列人物候选名单

    一、好媳妇
    胡银平 漯河市郾城区龙城镇白庄村村民
    胡银平,女,1973年9月生,漯河市郾城区龙城镇白庄村村民。婆婆因车祸导致右手骨折,精神受到了惊吓。十多年来,胡银平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的生活起居,为婆婆按摩身体活动筋骨,晚上和老人相依而眠。2017年,丈夫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她不离不弃每天都要为丈夫洗脸擦身按摩,悉心照顾。胡银平不仅要照顾家里两个瘫痪在床的病人,还要挣钱供养两个上学的孩子。她从不喊苦、不叫累,咬牙坚持,任劳任怨。在她的悉心照顾下,婆婆身体硬朗,丈夫也慢慢康复,现在可以自己吃饭、与人沟通。她孝老爱亲的言行乡亲邻里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夸赞她是不折不扣的好媳妇。

    陈冠华 临颍县陈庄乡管庄村村民

    陈冠华,女,1971年2月生,临颍县陈庄乡管庄村村民。她吃苦耐劳、孝顺老人、勤俭持家,丈夫长年在外打工,农忙时才回家。20年来,陈冠华精心照顾公公婆婆饮食起居,任劳任怨。公公去世后,婆婆瘫痪在床,她每天伺候婆婆梳洗,一日三餐端在床前,定期给婆婆擦洗身子、洗头。婆婆因为整日卧床,导致大便不畅,有一次老人肚胀难受,她搀扶着老人,用手一点一点地把大便抠出体外。为防止婆婆长期卧床造成肌肉萎缩,她每天都定时帮婆婆翻身,给婆婆按摩。婆婆瘫痪三年来,身上没生过一次褥疮,被褥总是干干净净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冠华始终用她的孝顺、坚韧、爱心、细心来照顾婆婆、温暖家庭,身体力行传承着爱老孝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二、好丈夫
    杨干召 临颍县繁城回族镇关庙村村民

    杨干召,男,1966年3月生,临颍县繁城回族镇关庙村村民。1989年,杨干召的妻子因病瘫痪,他带着妻子四处求医,还是不见好转,后来逐渐妻子生活不能自理。家中还有年事已高的母亲和两个尚未成年的孩子,为了家人,杨干召艰难扛起生活的重担。30年来,他努力赚钱养家,悉心照顾家人,毫无怨言。每年农忙时外出干活,他都要把家人安排妥当,每隔一小时还会回家看望。妻子患病情绪烦躁,有时还会无端责骂,杨干召总是默默包容。在他的辛苦付出和努力下,如今,两个子女都已成家立业,在父亲的影响下,儿女们也都非常孝顺懂事。

    巩天正,临颍县繁城镇西街村村民。

    巩天正,男,1949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临颍县繁城镇西街村村民。2012年,妻子突患脑梗塞,导致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8年来,巩天正承担全部家务,悉心照顾妻子,辛辛苦苦却无怨无悔。他与妻子相敬如宾、相濡以沫,携手走过43个春夏秋冬,用陪伴和坚守诠释着什么是平淡中的幸福。每天他都要伺候妻子一日三餐,陪妻子活动锻炼。妻子双目失明,他成为妻子的眼睛和拐杖。
    三、好儿女
    柏风河 漯河市召陵区老窝镇柏庄村村民

    柏风河,男,1971年1月生,漯河市召陵区老窝镇柏庄村村民。1996年父亲心脏病发作,从此不能再从事体力劳动,2000年母亲身患脑梗死,生活不能自理。20多岁的他就承担起照顾久病的父母和智障哥哥的责任,放弃了事业和成家机会。父亲先后两次大病住院,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尽管经济困难他仍尽力要求医生尽力抢救,出院后精心照料父亲直到去世。多年来,他精心伺候母亲生活起居,每天端茶倒水、穿衣吃饭、擦屎擦尿,从未厌烦过。老人天天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身上没有一点儿异味。柏风河从点滴中关爱着老人,在困境中扶助着老人,他用执着与坚强、勤劳与智慧,诠释了中华儿女孝敬父母的美德。

    四、好邻居
    盛卫川 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姬石镇小潭村村民

    盛卫川,男,1950年4月生,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姬石镇小潭村村民。他风雨无阻、执着坚持义务摆渡25年,为周围群众提供方便。姬石镇沙河边上有个小潭渡口,1992年沙河周边辖区调整后,两岸过潭的人减少,摆渡人先后换了几次,都因收入低不再继续。1995年担任小潭村治保主任的盛卫川,接过摆渡的重任,25年来,无论酷暑严寒,盛卫川夫妇从未间断。为方便群众,候船厅内还留有盛卫川的电话号码,如果夜里有急事,他们随叫随到。25年来,摆渡已成为盛卫川夫妇二人共同坚守的阵地。在这期间,盛卫川还多次冒险救人。谈起这些年义务摆渡和救人危难的事迹,盛卫川老人的话很朴实,他总是说:“这是做人的本分,都是应该的。”

    五、好乡贤
    郑玉海 漯河市召陵区邓襄镇沱南村卫生所医生

    郑玉海,男,1957年4月生,中共党员,漯河市召陵区邓襄镇沱南村村民,是村卫生所的一名乡村医生。30年来,不论白天深夜、酷暑寒冬,郑玉海从未耽误一次村民的救治,他一直坚守“有钱没钱先看病”宗旨,诊所每年都收到很多经济困难群众医药费欠条,到年底便自行销毁,累计免费诊治病人2万多人次、夜间免费出诊近万次、服务群众近10万余人次,减免医药费用达30余万元。为方便村民出行,他主动出资整修村里道路;为鼓励村民脱贫致富,他出资数万元帮助贫困户创业致富,同时资助多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被推选为漯河市“五老人员”人民调解专家后,郑玉海积极协调解决了一批不赡养老人等纠纷,深入普法宣传教育,推动乡风民风不断提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郑玉海主动上门摸排返乡人员情况,开展体温动态监测,发放宣传册、讲解防护知识,有效引导村民增强卫生意识、建立卫生习惯,助力爱国卫生运动向纵深开展。

    六、好支书
    郭自安 临颍县杜曲镇龙堂村党支部书记

    郭自安,男,1950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临颍县杜曲镇龙堂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带领村两委班子建设2个龙堂村新型社区,完善水、电、气、路、网络等配套,群众生活环境和质量不断提高。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打造千米文化长廊,全面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内涵、《龙堂村村规民约》、龙堂精神、七润七守、廉政文化,并组建国学民间艺术舞蹈队、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倡导群众树立文明健康生活理念。广泛开展以家风家训为主的精神文明教育,创建农村家风家训文化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广场,开展“温祖训、拜父母、传家风”集体活动,连年评选好媳妇、好村民、最美家庭、道德模范等各类先进典型500多人次,引导全体村民遵道德、守道德,乡风民风不断美起来,群众生活不断乐起来。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漯河手机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