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集电视专题片《小康大道》第二集:攻坚之战
2021-10-26 16:58:10 漯河手机台APP
  • 视频地址https://share.hntv.tv/news/0/1451465747213705217

    卢氏县贫困户宋玉梅:出来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光见树木、见石头,几乎都不见人。

    光山县贫困户杨长太:被识别为贫困户我觉得非常丢人、脸红。

    上蔡县贫困户黄翠英:我老公车祸,植物人,我也活不下去了。

    当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当一个农村壮劳力找不到致富门路;当一个家庭被一个重度残疾人拖累,他们就很容易被贫困击倒。

    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小康路上不能落下一个人。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新时代脱贫攻坚就拉开了序幕。

    攻坚,就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城拔寨、啃硬骨头,确保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河南举全省之力,与全国一道,历时八年,决战贫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上了最突出的短板。

     

    第二集  攻坚之战

    黄河,九曲十八弯,兰考县张庄村,位于黄河的最后一道弯里。这里是历史上决口最多的地方,灾难、饥荒和贫困似乎是这片土地与生俱来的印

    当年,就是在张庄村,焦裕禄带领干部群众总结出贴膏药、扎针的办法,使风沙盐碱内涝得到了治理,但张庄却一直没有摆脱贫困,它所在的兰考县,也是河南38个国定贫困县之一。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兰考视察。他专程来到张庄村,看望贫困群众。那一年,贫困户闫春光办起了一个上千只规模的养鸡场,由于遭遇禽流感,赔了几万块,生活更加艰难。

    兰考县张庄村村民  闫春光

    总书记一直在鼓励我,一定要好好干,我就是下定决心,想早日脱贫,早日奔小康。

    正是在总书记视察期间,兰考立下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军令状,这也是河南全省早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心声。那时的河南,有698万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三;有贫困村9500多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近1/5;有53个贫困县,占全省县域面积近一半。

    以这样的家底,确保与全国一道脱贫奔小康,不是从坑底跳到平地,而是从坑底跳到山头!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 汪三贵

     要使这些人脱贫的话,你的吃穿住、义务教育、基本医疗、都必须解决,这个任务是比较艰巨的。

    河南这场攻坚战,省委省政府是总指挥部,各级党委政府是各地的前线总指挥,五级书记身先士卒,驻村干部冲在最前线。2015年8月开始到2020年底,13.76万驻村干部、3.28万第一书记,带领群众向贫困发起总攻。

    央视春晚 韩宇南亮相现场

    韩宇南,扶贫干部,因工作出色而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2015年8月,周口市税务局干部韩宇南来到太康县马厂镇前何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但那时,前何村村民只会种传统农作物,辛苦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韩宇南一到村里就提出小麦和辣椒套种的办法。

    太康县马厂镇前何村村民  何富金

    无论说啥,俺都不相信他,因为啥,你外来一个工作人员,你说成就成了吗。

    村民不想种,有原因。前几年,由于没摸准市场,东西卖不出去,谁种得多谁赔得狠。找到了病根,韩宇南就对症下药。他连续十多次找到反对声最大的何富金谈心,带他出去学习、跑市场,终于打动了老何和村民们。

    韩宇南还自掏腰包五万多元,买了32棚辣椒苗。他说:赔了算我的,赚了算大家的!春辣椒冬小麦套种,当年前何村每亩地平均增收4000元。

    太康县马厂镇前何村村民 郭秀荣

    四亩地辣椒,卖了一万六千多块钱,从种地种二十多年,没有收入这么高过。

    太康县马厂镇前何村村民  何富金

    对发展产业上也都有信心了,老韩说啥也都相信他了。

    韩宇南身体不好,老父亲80多岁,又身患中风,因为这些,韩宇南妻子潘丽英不支持他驻村,直到有一天,看到村民在微信朋友圈晒韩宇南的工作后,才改变了态度。

    韩宇南的妻子 潘丽英

    手机他不是发了朋友圈嘛,村民家失火,他站到房顶子上,拿着喷灌(水管)浇水,衣裳都湿透了。我拿着衣裳就给他送来了,村民说,咦!你不在这,他天天都没吃过热饭。

    潘丽英心疼丈夫,撇下退休后舒适的城市生活,带着公公,跟韩宇南一起扎进了前何村。

    本打算过来照顾丈夫的生活,没想到韩宇南却给潘丽英派上了任务,让她去外地学习编渔网技术。原来,为了让村里留守妇女和老人有致富门路,韩宇南从邻近县找到了来料加工编渔网的活。事儿是好事儿,可村里的妇女们却感到有点难。

    太康县马厂镇前何村第一书记 韩宇南

    我就给大家说,我媳妇都没有干过农活这方面,她能够学会,那么,我们村民也一定能学会。

    韩宇南每找到一个项目,潘丽英就先去学这项技术,再回村带着群众干起来。就这样,丈夫是第一书记,爱人当扶贫教员,夫唱妇随,挑战贫困,在他俩的努力下,村里90%以上的留守妇女都掌握了至少一项致富技能。

    2017年,前何村顺利脱贫,韩宇南也该轮换回城了,但在村民的热情挽留中,他没有离开,三次延长任期,留任至今。

    网络带货 卖西瓜

    韩宇南:我为我们前何村的西瓜代言,我现场让大家看一下,大家看一看,非常非常甜。

    驻村七年,韩宇南早已经把前何村当成了家。

    太康县马厂镇前何村第一书记 韩宇南

    咱把村民当亲人,村民才把咱们当家人。

    脱贫攻坚,尽锐出战。全省扶贫干部与群众一道苦干,爬最高的山,走最险的路,去最偏远的乡村,披星戴月,呕心沥血,先后有38人献出宝贵生命,死而后已,永远长眠在他们为之奋斗的中原乡土。

    对他们最好的致敬方式,就是他们牵挂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对他们最真诚的告慰方式,是大地丰收,百姓富足。

    河南境内,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和黄河滩区,被称为“三山一滩”地区,人们靠山无法吃山,靠水不能吃水。这里是河南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辉县市齐王寨村,地处太行山深山区。2012年,村民李记香的儿子从厨师技校毕业,老两口就想和儿子一起开办农家乐,但买回来的电器一样都不能用。

    辉县市南寨镇齐王寨村村民 李记香 

    买了冰柜了,电量又启动不好,启动不开,电量不足。买点菜了,买点肉了,它都要放坏了。

    已经开张的农家乐关了门,厨艺在身的儿子也灰了心,外出打工去了。贫穷的小山沟憋屈了年轻人的翅膀,除了选择离开,没有更好的出路。

    辉县市南寨镇齐王寨村村民 牛占军

    如果当时不出去打工,估计媳妇都不好找。

    既然卡脖子的是电,那就升级改造电网。从2016年开始,用两年多时间,河南让全省贫困村都通上了动力电。

    齐王寨村不再为用电发愁了。2017年,李记香又把儿子从外地叫回来,重新办起了农家乐。

    辉县市南寨镇齐王寨村村民 牛占军

    各方面都是电器化。现在住的都是回头客,可多游客都订不到房间。

    短短三年间,齐王寨村的农家乐和民宿发展到了35家, 2020年,主要靠旅游收入,齐王寨实现整村脱贫。

    辉县市南寨镇齐王寨村党支部书记 牛树林

    2013年我们村人均收入2000多元,现在我们村的人均收入已经近万元。

    天量资金投向乡村,农民生活今非昔比。全省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20户以上自然村通光纤,4G网络全覆盖,自来水普及率达91%,村卫生室、合格乡村医生“空白点”全部消除,近万个贫困村,因为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焕发生机。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既然不让一个人掉队,就要根据实际,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

    香菇生产车间

    卢氏县兴贤里社区居民 杨彦军

    你看我的香菇也丰收了,漂亮吧!

    立春刚过,杨彦军就开始忙着照料自己承包的六个香菇大棚,眼下,他迎来了新一茬的丰收。

    卢氏县兴贤里社区居民 杨彦军

    我预计每年净收入也就是在10万块钱左右,以前和现在比较这是天地相差之别。

    杨彦军过去住在卢氏深山区,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2018年,他告别世代居住的大山,搬入县城附近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他这样的家庭,全县有将近3000个。

    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致富。杨彦军有香菇种植技术,想多种几个大棚,但却为没有启动资金犯了愁。这时候,小额扶贫贷款为他解了难。

    卢氏县兴贤里社区居民 杨彦军

    壮着胆子去贷了5万块钱,利息是政府全贴,包了6个大棚。

    小额扶贫贷款,一种为贫困户量身定制的金融工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可以申请到最多5万元的贷款,每年2000多元的利息,由政府按季度返还给贷款的贫困户,这样算下来,杨彦军不仅可以用贷款做生意,每年还少付2000多元利息。但小额扶贫贷款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使用,申请人必须达标,而标准就是遵纪守法、家庭和睦、邻里团结、诚实守信,愿意实干脱贫。

    杨彦军凭借良好的信用评级拿到了贷款,承包了大棚,和当地香菇龙头企业合作,公司+农户,一起闯市场。不仅自己很快脱贫,还带动其他贫困户致富。

    卢氏县兴贤里社区居民  杨彦军

    我就想着习主席讲那句话,撸起袖子加油干!

    脱贫致富,要有财路。发展产业,也必然是因地制宜,各有各的路数。

    位于黄河滩区的兰考县手握品牌家居、绿色畜牧、循环经济几张牌,打得风生水起。 2017年3月,兰考在全国第一批退出贫困县序列。

    大别山区的光山县,特色农产品在网上大卖,贫困户的腰包越来越鼓;

    豫西山区的洛宁县,一道道穷山沟变成了特色沟,有的种果树,有的搞养殖,有的做旅游。贫困户年均收入增幅达70%以上;

    南水北调水源地淅川县,有“水源”,有“林海”,有“果乡”,有“药库”,3500多个贫困家庭各有各的招。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

    河南围绕这些特色的产业做文章,做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把产业链做完整,这样就达到了脱贫的效果。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个壮劳力,一旦被疾病击倒,一个家庭的天就塌了下来。

    根据2016年统计数字,河南省的因病致贫群体有一百多万。被卷入这种境地的每一个人,生活都近乎绝望。

    为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河南从医保救助、大病慢病精准救治、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等六大方面,织密一张覆盖全省贫困人口的兜底保障网。

    自述:我叫杨波,今年40岁了,2017年8月份的时候,得了急性髓系白血病,上有老下有小,你看一个疗程几万块钱,也没信心了。

    林州市龙山街道井院村,是杨波的家。

    杨波母亲 王存英

    人家给我说,你孩子得的病要花上百万,吓得我就有了病,躺在床上七天都下不来床。

    巨额医疗费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村干部一边宽慰杨波的母亲,一边详细给杨波解释政策,帮助他按政策提出贫困户申请。经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公示,乡镇、县级审核等程序,杨波被识别为贫困户,开始享受健康扶贫的一系列政策,并顺利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

    医生给杨波做检查

    肺里没有啥事儿,可以回家休养一段时间。

    手术后,每隔两三个月,杨波都要住一次院,做巩固性治疗,但针对贫困人口的医保救助政策,让他再也不用为救命钱发愁了。

    林州市龙山街道井院村村民 杨波

    补助下来能报销90%—95%,大部分资金压力就去掉了。给咱那么好的福利,咱也得有信心把病看好!

    不断完善的医疗医保救助政策,把全省贫困人口看病自付费用比例降低到10%以内;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等救助模式日渐推开,他们不再是被呼啸前进的社会抛在身后的人。八年脱贫攻坚,河南有162.1万因病致贫群众,摆脱了贫困的阴影。

    2020年是脱贫攻坚总攻年,恰恰是在这一年,全球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外出务工受阻、扶贫产品销路被切断,劳动密集型产业停工,扶贫产业停摆。

    为解决农民工“出不来、走不通、进不去”难题,河南优先安排扶贫企业复工复产,成立5个省级工作专班,与浙江、上海等五省市建立劳务协作机制,用大数据建立六省信息平台,实现防控信息互认共享,组织专机专列专车,“点对点”向外输送,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

    河南省人社厅农民工工作处处长刘现生

    每一个人谁出去了,去哪了,是不是经过了疫情防控,目前的状况是啥,我们是全程可以看到的。整个在疫情期间这40多天的时间里,总共送出去80多万人。

    做好了疫情防控这道“加试题”,河南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信心百倍,向着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发起冲锋。

    新闻发布会

    2020年2月,河南省宣布嵩县、卢氏、淅川等14个贫困县正式脱贫摘帽。至此,全省53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累计实现718.6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5年增长3倍多,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和河南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的脱贫攻坚精神,必将集结新的有生力量,再造乡村中激发的精神燃料,投入更加壮阔、更为辉煌、更能改写历史的乡村振兴战场。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的殷殷嘱托,2021年9月召开的河南省委工作会议,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十大战略”之一,全力推进。跳出“三农”抓“三农、聚焦“三农”抓“三农”,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推动共同富裕,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建设美丽乡村,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河南,努力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上走在全国前列。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绚丽出彩,路在脚下。

    来源:大象新闻APP

    编辑:溪流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漯河手机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