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近年来,六枝特区牂牁镇在政府推动、市场引领、企业主导、做强做优思路的指引下,把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作为推动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举措,全镇呈现出农业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农业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不断推进的良好态势。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化发展路子,让当地群众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五月的牂牁江畔,瓜果飘香。数十名群众头顶烈日,在田间地头忙碌着为前期摘收圣女果搭建架子,一片欢声笑语讨论着今年的收成。正在地里忙碌的当地村民柏朝志告诉记者:直接在村里做工,对他们来说很可以,一天能挣一百块钱,很方便,很划算。
果园里,红彤彤、饱满圆润的圣女果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晶莹剔透,在微风中摇曳,更是娇艳欲滴,惹人喜爱。作为时令果蔬,圣女果清甜爽口,汁液甘甜,让人爱不释口。
近年来,牂牁镇立足牂牁江沿岸干热河谷气候的实际,带领群众探索“短、平、快”农业产业项目。组织干部群众到广西、三亚等地学习考察,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热带水果种植,将闲置的土地和在家留守的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带领贫困群众战天斗地,把一片片荒山改造成充满希望的果园,为决胜脱贫攻坚闯出一条致富路。
据毛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世峰介绍,他们通过打造环境的差异化,时间的差异化,有效的避开了海南,广西销售的高峰期,让他们的农产品销售价格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陈世峰告诉记者,圣女果适宜在海拔1200米以下生长,适宜温度在10℃-30℃之间,从种苗到摘果只需要110天,每亩种植2500至3000株苗,每亩产量在5000至8000斤。如果农户少量种植、精细化管理,产量和品质会更高。
“按照目前销售数据显示,如果说市场起伏不大的情况下,我们能够保证一亩能够达到两万五(千)元钱。”毛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世峰向记者介绍道。
牂牁江的气候具有独特性,种植的圣女果比广西、三亚等地种出来的口感要好,根据市场规律,牂牁江的圣女果种植错开其他地方上市的高峰期,能卖一个好价格,现在,外地客商纷至沓来,圣女果都供不应求。
毛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世峰说:“目前我们已经卖出去了两车货,获得了我们在华东地区,嘉兴,上海还有温州的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近年来,六枝特区牂牁镇结合乡情实际,在以山做足文章同时,把“死”山盘活,以生态立乡、兴林业富民。通过引导、培育并扶持乡土造林能人大力消灭荒山,发展林业产业,力争实现生态及经济双重效益。目前,牂牁镇3723亩荒山遍布的20多种热带水果逐渐成锥形,带动当地就业人次3万多人。
六枝特区牂牁镇镇长王涛说:“我们相信,有特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我们企业和我们镇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一步牂牁镇的农业产业发展将会更好,我们有信心把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