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水渠养出致富鱼
2019-05-27 18:08:08 令狐荣骏 郭春蕾
  • 岩脚镇群峰村建档立卡户王顺江通过成立合作社,利用闲置的电站输水渠发展生态养鱼,探寻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道路。

    沿水渠行走,不时可以看到活泼的鱼儿在水中畅游。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段充满活力的水渠两年前还深埋在杂草从中,塞满了淤泥。

    据了解,这段水渠建设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群峰村团结电站的输水设施,电站废弃后就被闲置起来,2017年年底,群峰村第一书记江霖发现了这条6公里长的水渠后,从这里看到了发展养殖机遇。

    2017年,群峰村建档立卡户王顺江在江霖的鼓励下,建立合作社,花费15万元,利用两个月的时间清理水渠,接着购买鱼苗放养。

    王顺江告诉记者,这条水渠总长是六公里左右,水域面积有两个桃花湖大,现在前期投放了十多万元的鱼苗,今年投放了两万元的种鱼。

    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王顺江自力更生,没有申请一分扶持资金。随着水渠养鱼项目步入正轨,也带动起部分建档立卡户入股、务工,增加了收入。今年60岁的王井明是一名低保户,如今他成了水渠的管理人员。他高兴的说,自己年纪大了去外地又做不了,希望他们把家乡建设好,把老百姓带富起来,自己也能在家乡干点活挣钱。

    合作社采取分段养殖的方式,放养了弓鱼、草鱼、鲤鱼等不同品种,养殖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化理念,拒绝使用市场上的鱼饲料。生态鱼的安全和品质得到了保障,但也带来了生长缓慢,短期内难见收益的问题,资金短缺困难逐渐凸显。

    原群峰村第一书记江霖说下一步打算通过吸引资金,转让一些股份,解决资金上的不足,争取让顺江养殖场能够顺利地发展壮大,更好地带动群众致富,更好地助推脱贫攻坚。

    王顺江计划进一步完善养殖区域的管理设施,预计明年初,这段水渠可打捞生态鱼30多万斤,按每斤最低30元计算,可收入900多万元。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