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洋芋,卖新洋芋,卖白菜,铁巴纸壳收来卖。”每天,在中寨乡大补王村通村通组公路上,从郎岱和中寨赶来的小商贩用双排座微型小货车走村窜寨叫卖各种农用物资。
“价格和乡场上一样,不用大老远上街去买。”村民都说很方便。
2015年之前,大补王只有一条砂石路通往中寨乡政府和郎岱镇,因路面坑洼不平,村民到中寨乡或郎岱镇办事、赶乡场,要走近3个小时的山路,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因身体不好,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这片大山。
但是,自从2018年村里修了通村通组路后,村民出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大补王村到中寨乡、郎岱镇只需20来分钟的车程。
“路通之后,到中寨和郎岱赶场、办事都十分方便。”二组村民张英雄说。
“现在路修好了,去郎岱和中寨赶场,骑摩托车20多分钟,赶场回来还能干农活,很方便。”大补王的村民们说起公路修好后的感受,纷纷赞不绝口。
在一条条干净蜿蜒的乡村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一辆辆满载农用物资的小货车、三轮车、摩托车奔走忙碌,通村通组路建设给大补王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过去,群众出行难、生产资料调入难、农副产品运出难,农民的致富希望被落后的交通扼杀。驻大补王村同步小康第一书记陈明赟感慨地说。
“没修油路前,下雨天只得穿筒靴走路,经常有货车陷进公路深坑里,经常会堵车。”在大补王的驻村干部记忆犹新。
现在,谁家有个起房盖屋,请人干活需要购买豆腐、豆芽、盐巴味精等日常用品的村民,只要在路边上拦下小商贩的小货车,农用物资就到了家里。孩子们读书,走在干净的水泥路上,脚上泥星都不粘一点,许多家长还用自家摩托车接送孩子读书。
通组路修通后,为在路边修房子的村民节约了不少建筑成本。大货车屁股一歪,水泥、沙石、砖块等建筑材料就到了屋基里,不再人背马驼的到主干线上去背。正在吊砖建房的村民张清贤高兴地说,要是在以前,光是运输这间房子的材料费,可能要多花近万元。
来源:六枝融媒体中心 何勇
编辑: 顾靖
值班主任:田锦霞
总值班:韩江峰
总监制:袁瑞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