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兔养做肉兔来卖,最低12块一斤,母兔当做种兔来卖,还能比肉兔价格高,就连粪便都是200元一方,卖给人家做肥料,值钱的很,全身都是宝啊。”严达海一边打整圈舍,一边幸福的说道:“现在我一共有两个厂房,养着1000多只兔子,生活还得全靠它们呢!”

“这些兔子70天左右就可以出栏,都有专门的老板上门来收,每个月都能出栏500只左右,最低12块钱一斤,一次能卖3万多块钱,收入很稳定。”对于从过着漂流在外的辛酸生活到回乡创业,在兔子养殖中收获“甜蜜”的转变,严达海言语间满是幸福,他说道:“现在不像以前了,自己做这个打理起来既轻松也自由,关键是收入提高了,日子也不用愁了。”

依靠政策帮助,严达海从贫困走向了富裕,转身成为了抵簸村的致富能手和带头人,带领村民一起发展兔子养殖业。就在严达海养殖厂不远处的另一个山坡上,养殖户罗成学在严达海的带动下,发展至今也养殖了1000多只兔子,收入非常可观。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