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特区:“一坝一策”提产值,龙头聚集促发展
2019-10-27 15:30:58 六枝融媒体中心
  • 六枝特区结合各乡镇资源禀赋,突出“一坝一策”特色发展,扎实抓好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完善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确保坝区农特产品产得出、卖得好、能赚钱、助脱贫。

    bf0f24d12b2a427abf383294d7b1160e.jpg

    六枝特区大用猕猴桃产业园是大用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农作物种得上来、卖得出去,当地按照“一坝一策”原则,有规划性地对坝区农业产业进行调整,布下了7000亩红心猕猴桃基地。

    a8555573273b4a6192ac0c5c9f140e05.jpg

    据了解,六枝特区瑞民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实施项目之前通过充分调研之后种植红心猕猴桃,红心猕猴桃产业于2016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经过3年的种植管护,在2019年已经实现了初挂果。目前,已有254户828名村民通过猕猴桃产业实现增收,年人均增收达4180元。

    bd8b8aed67f94d8ca75e88f846cc07df.jpg

    因地制宜选对了产业,也让更多的企业能够立足特色创建品牌。在大用镇大用村,贵州上善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地势优势,辐射带动关寨、银壶等乡(镇、街道办)发展食用菌种植1500亩,建成出菇基地8个,截止今年8月30日,共计完成产值1820万元,完成销售收入1240万元。

    42942c8889ca4dd3a3bbf60f8165caf0.jpg

    通过线上阿里巴巴网络销售平台及线下销售,鲜菇主要销往广州、深圳、重庆等一线城市,干菇产品主要通过公司在贵阳的档口,销往北京等国内城市和中东阿联酋的迪拜等国家。

    为了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食用菌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该食用菌基地通过给周边农户提供菌包与技术指导,第一年免费承包食用菌大棚的方式,让老百姓有信心加入到食用菌种植的行列,又通过保底收购食用菌产品的方式,打消老百姓的后顾之忧,从而增加农户收入。

    7030a431cfdc479ea1db5b12ec359b7e.jpg

    截止目前,大用核心基地一期工程已建成菌棒生产用房13800平方米,成品加工间2110平方米。该项目达产后,可年产菌棒1800万棒,年产鲜菇13500吨,年加工食用菌产品4000吨,年产值可突破2亿元。

    “我们加工厂目前的生产线,可以做到菌种生产、菌种研发、菌棒生产,以及干菇生产包装。”贵州上善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显贵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增加生产线,丰富深加工产品,提升食用菌的附加值,打响上善和香菇品牌,真正让老百姓能通过这个产业得到更大收益。

    7725778785f74212b7768b70548c054d.jpg

    同时,六枝特区还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引进力度,发展“短平快”产业支持坝区建设。2018年2月,广州粤旺农业有限公司与六枝特区民生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在木岗镇成立了六枝特区粤旺农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依托原有市场优势,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蔬菜全产业链体系。

    048d0f606db94cd0a3840a199e087df6.jpg

    根据订单需求,该公司已在当地发展辣椒、番茄、豆角等蔬菜种植750亩,预计今年年产值可达1300万元,覆盖农户131户462人。

    977e7aaf1692477c84d2a1f77e48ad72.jpg

    据了解,六枝特区禀赋坝区资源优势,结合十大产业定位,建成500亩以上坝区共计16个,经营主体32家,其中公司11家,正常运转的合作社21家,总种植面积4.24万亩,覆盖9个乡(镇、街道)56个行政村,涉及农户3.5万户13.7万人。据统计,2019年前三季度平均亩产值6554元,坝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20元。预计2019年底平均亩产值8714元,坝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13元。从今冬明春开始,六枝将针对坝区,抓好一坝一策方案的制定,强化龙头带动及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做好产销对接,通过产销对接专班,把坝区生产的特色农产品销售到省内外。



    融媒体中心记者:敖成权 

    六盘水台: 刘小菊 李盈莹

    编辑:代艳 侯冬琴 

    值班主任:孙燕潞

    执行监制:韩江峰

    监制:卢泉

    总监制:袁瑞岍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