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特区高位推动、高点定位、高度协同,一批批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四好”农村路相继建成,为六枝特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这天早上,家住大用镇骂冗村的村民李天达把自家丰产的水稻拉到集市上变卖成钱,李天达介绍,前些年由于路不通,要想卖点农特产品,都要靠人背马驼,来回都会花去一整天的时间,如今路通了,车子开进了院子里,很是方便。

据了解,大用镇凉水井村在“四好”农村路未修好之前,属名副其实的空壳村,村民唯一经济来源靠出门打工。2017年,六枝特区认真贯彻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大用镇的一批批“四好”农村路相继建成。凉水开村根据优越的地理环境,引进了猕猴桃产业,从此,全村实现了土地入股、劳务收入、资金分红等三份收入,凉水井村也从原来的空壳村发展成了小康村。

“每亩每年的土地流转费是800元,每天到工地上务工有70元,一个月做20天 ,一年有2万元的收入。”大用镇凉水井村村民刘胜猛在谈到家乡变化时和记者算了一笔账。

六枝特区在农村公路规划建设上,打破传统思维,紧扣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一盘棋这个大局,紧密结合各乡镇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区位条件,把路网建设与农村公路沿线产业布局、村庄整治、历史文化、民族特色深度融合,农村公路不断成为“画廊路”“脱贫路”。

同时,六枝特区以乡镇客运站为支点、招呼站为网络的农村客运体系基本形成,客车通运率达100%,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出行,推动了农村公路沿线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
融媒体中心记者:郭春蕾 熬成权 郝思嘉
编辑:罗琴 侯冬琴
值班主任:毕落
执行监制:韩江峰
监制:卢泉
总监制:袁瑞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