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上班人数减少,单位停车场的车位不再紧张,机关食堂因为光顾者骤减、运转出现困难……这种普遍性的现象,正持续在贵州众多县、区机关呈现。
干部去哪里了?从深秋到隆冬,记者在贵州大山里一路追访。
记者来到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石门乡泉发村,大雾中找到了青年女乡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宋冰。驻村两年多,宋冰除了几次外出培训外,几乎每天都在村里忙碌,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就像长在这里了一样”。
11月15日,在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县畜牧兽医局干部侯元军赶到医院,看望生产不久、尚在住院的妻子。新华社记者 段羡菊 摄
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驻村扶贫干部侯元军,用自己的名义从银行三次贷款共计26万元,帮助全村脱贫,帮助贫困户解难。记者到县城找到他家时,意外地发现,他家住在廉租房。
据贵州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统计,截至12月中旬,贵州省共有8848名第一书记和3.68万名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一线带头攻城拔寨。
贵州省剑河县南明镇台沙村第一书记杨精泽(左二)与村民在合作社稻田里劳作(2017年6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脱贫攻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一场伟大的战争,是战争总要有人付出、总要有人牺牲。”毕节市政府办驻新发乡帮扶工作队队长李永喜吐露心声,“我们对不起父母、妻儿,但对得起新发乡四万多各族群众,对得起脱贫攻坚事业,对得起自己的青春年华。”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