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六枝特区卫生健康局针对基层群众反响最大、期盼最多的突出问题,紧盯问题关键,“三服务两提升”着力打通基层服务“中梗阻”,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我们通过‘大体检、大义诊、大签约、大培训、大宣传’五大行动,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和健康意识,同时优化各项诊疗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六枝特区卫生健康局有关负责同志说。
在主题教育中,六枝特区卫健系统全体干部职工以履职尽责、实干担当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公共服务从“实”利民。成立县、乡、村三级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深入群众家中,与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肺结核等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建立“多对一”签约关系,并根据签约对象的健康需求,提供不同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加强对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疾病知识的宣传,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截至目前,共为全区51.47万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254913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1962人,高血压患者23643人,2型糖尿病患者6122人,肺结核患者555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014人;共设置健康教育宣传专栏277块,版面更新1382次,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183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387次。
二是上门服务从“细”亲民。以特殊困难群体、大病、慢性病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组织区级科骨干医师到各乡镇开展坐诊、送诊活动,为贫困群众、伤残人士、患者免费提供健康科普、病痛诊疗、药品发放、残疾人鉴定等方面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就医诊疗。截至目前,共有472位医务人员参与开展义诊服务36次,诊疗人数将近3000人,收治住院67人,发放宣传资料7600份,为群众做伤残鉴定37人。

三是诊疗服务从“简”便民。各医院设立导诊服务,规范就医流程,缩短病人就医时间,提升工作时效。如:六枝特区人民医院普通门诊候诊时间由过去的平均1个小时缩短至30分钟;胸痛急性心梗患者急诊入院完成救治流程时间从原平均180分钟缩短到70分钟。六盘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延长医技科室工作时间,周末开放核磁等影像检查,并对随意插队,破坏秩序,工作人员“走后门”等不良就医行为严加整治,缩短病人检查排队时间。
同时,对贫困人口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对符合住院条件的贫困住院患者,简化流程,免交住院预交金,直接优先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惠民政策,最大限度减轻患者负担。出院时,按照医保惠民政策进行报销结账,患者只需交纳自费部分。

这一程序简化、服务优化的举措,有效减轻患者的各项负担,得到了群众的一致称赞。截至目前,六枝特区累计享受先诊疗后付费15464人次,累计垫付金额2839.17万元。
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医共体建设“县要强、乡要活、村要稳”的决策部署,六枝特区卫生健康局始终将医共体建设向纵深推进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同时,紧抓东西部“协作”机遇,推动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看病远、看病挤”的难题。

一是区乡村“联动”提升服务。以市二医和特区人民医院为龙头,与全区18个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管理、服务、责任、利益、发展”五位一体的医共体,通过改革创新管理模式、用人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方式极大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服务能力及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还采取“走下去”“送上来”的方式,下派205位区级专家团队,到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就医环境流程改造、专业技术培训、“1+1+1”带教等工作,推进区内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同质化。截止目前,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50.28万人次,同比增长18.73%;住院1.5万人次,同比增长21.43%;业务收入4579.49万元,同比增长25.21%,医务人员年终目标考核收入从2016年的人均5000元增长到2019年的人均33000元,年均增长220%。

二是东西部“协作”提升技能。充分利用大连甘井子区帮扶我区的发展机遇,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积极邀请大连30名专家医师前来开展医疗讲座、义诊巡诊、带教查房等帮扶活动。根据两家县级医院5+2重点学科发展需求,在两家县级医院选派35名专业技术人员前往大连进行为期1月的进修学习。同时,选派48名骨干人员前往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为期一周的管理培训。邀请大连3人“组团式”在医疗机构综合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妇幼儿童保健等方面驻点帮扶指导,进一步提高了六枝医疗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了六枝卫生健康系统自身“造血”功能。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