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苗族女青年阿谷依:用诗词歌舞传播箐苗文化
2020-01-10 18:38:56 六枝融媒体中心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家乡对于所有人来说,永远有着沉淀在心底最深处的美好回忆,家乡的点点滴滴始终陪伴着成长的路途,而家乡的乡土文化则是一个民族群体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当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播成了一个人自发的使命,一个个行动中的精彩故事便开始不断演绎,六枝特区苗族女青年阿谷依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用诗词歌舞让箐苗文化走了出去。



    我叫阿谷依,来自六枝特区梭戛乡,也是梭戛乡六千多名箐苗同胞其中的一员,我是一名苗族文化的传播者,也是一名箐苗学者。

    梭戛乡是我们箐苗的一个群居地,这里有着浓厚的箐苗文化,有着世代相传的箐苗风俗,还有着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其中记录了梭戛箐苗几百年来的历史和文化。

    箐苗的文化,是世代箐苗发展的根基。箐苗文化的传承是我一直以来想要做的事情,2019年,我有幸成为了六盘水市箐苗形象大使,这也更加加深了我对传播箐苗文化的自信心和恒心。

    而说起我与箐苗文化的故事,还要从我家乡的点点滴滴和我的成长说起。

    我出生在梭戛,生长在梭戛,接受了梭戛箐苗文化洗礼下的苗族文化教育;从小父母便用箐苗文化教育着我们,在不断的耳濡目染下,我对箐苗文化也有着更多的热爱。

    在2009年,当时上高一的我因为身体原因休学在家,休学的这段期间,也是我考虑记录和传播箐着苗文化的萌发期,在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下,我开始在家乡通过诗词记录箐苗的人文历史和山山水水,在十多年的书写和记录下,我写了700多首诗词,并且在一月初,编录成了《阿谷依诗集》由团结出版社出版。

    箐苗文化的守护与传播,在不断的发展中也会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困难。

    箐苗没有文字,所以所有文化风俗都是通过世世代代的口口相传,很多箐苗文化极容易在传承过程中流失;而且,在以前梭戛箐苗远居深山,苗族青年结婚都很早,想要想让箐苗文化传承发展好,让箐苗文化走出去就更困难了,尤其是对一个苗族女孩来说。

    2012年,我通过高考进入了大学,走上了更高的平台,也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来充实自己,丰富自己,让自己有更强的能力去做好民族文化传播的使命,在学校老师的悉心教育和指导下,毕业后我选择了从事教育工作,去播撒更多文化传承的精神种子。

    工作两年多以来,我也做了很多宣传家乡箐苗文化的事情,自己创作了十多首关于箐苗民族文化歌曲,并组织家乡箐苗青年一起成立了箐灵艺术团,通过歌舞专门宣传家乡箐苗民族文化;在贵阳成立幽菊书院,也将箐苗民族文化与传统国学文化结合,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了解国学;还代表六盘水市少数民族参加了湖南民族歌唱比赛,推介家乡,荣获第二名……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打算返回家乡继续办学,让箐苗文化在一代代的教育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并加强对箐苗文化的挖掘,收集更多的民间小调和文化,以诗词歌舞的形式传播开来,让更多的人一起参与传承。


    六枝特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敖成权  罗义扬

    编辑: 侯冬琴

    值班主任:孙燕潞

    执行监制:韩江峰

    监制:卢泉

    总监制:袁瑞岍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