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六枝特区牛场乡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聚焦产业革命“八要素”和践行“五步工作法”,重点推进辣椒、车厘子、魔芋、烤烟、刺梨、赤松茸等特色农业产业和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坚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突出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跨越发展。
在大箐村村合作社的辣椒基地里,村民们正忙着铺地膜、种苗、洒水等,大家一边忙着,一边开心的聊着家常,现场一片繁忙而和谐的场景。
据牛场乡大箐村第一书记刘安湖介绍,今年大箐村合作社栽种200亩辣椒,群众跟着合作社自发载种六十亩,今年大箐村辣椒载种得最早,预计在青椒上市的时候,会有好市场。
除了辣椒,今年大箐村还引进车厘子种植,现在车厘子已经抽枝长叶,但因为是第一年种,主要以树苗养护为主,三年后才会有收益。对此,大箐村在车厘子下套种魔芋,保证前三年的收益。
魔芋产量高、价值高、工序多、用工时间长,在去年尝到种植魔芋的甜头后,今年大箐村除了在车厘子下套种魔芋外,还继续流转土地,扩大魔芋种植面积,同时带动村民种植,把魔芋产业发展壮大,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牛场乡大箐村村支书刘登松说:“大箐村现栽种魔芋1000亩、辣椒200亩、车厘子300亩,老百姓的土地流转到合作社,除流转土地的费用外,我们每天80元请老百姓在基地里面务工,不用出门就可以挣到钱,实现增收致富。下一步,大箐村将加大我们产业发展,巩固好脱贫成果。”
在尖岩村大雪场赤松茸基地,自去年五月份试种六亩的赤松茸后,产量、产值都超过了预期的设想,尖岩村准备利用林场得天独厚的资源,扩大种植规模,种植五十亩的赤松茸。据悉,赤松茸种植的原料是玉米秸杆和木屑等混合成的,这种成本低廉的原材料成为尖岩村发展林下经济赤松茸产业的“绿色密码”,惠及村民44户145人。
据了解,目前牛场乡已经完成魔芋种植1000亩,辣椒2000亩,车厘子450亩,烤烟100亩,刺梨2000亩,枇杷4000亩,李子4000亩,新增赤松茸50亩。
牛场乡副乡长商凤华介绍,牛场乡在产业发展上,采取“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的模式,共调减低效作物4400亩,乡政府成立产业发展专班,跟踪督促、技术指导、产销对接,将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下一步,牛场乡将加大对现有产业的跟踪管理,进一步激发老百姓内生动力,使老百姓真正参与到这场产业革命当中,让他们富起来,荷包鼓起来。
(六枝融媒体中心记者:张青龙 刘静)
编辑: 王薇 侯冬琴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