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生产以来,六枝特区调减低效作物,种植高效农作物,壮大优势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六枝特区紧扣“八要素”,积极引导群众调减传统低效农作物种植面积,改种辣椒、花椒、蔬菜等经济作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明确低效作物的替代作物,借助低效作物调减改种这个机遇,扩大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
在落别乡新寨村,种植基地满是欢声笑语,村主任周云科和工人们正在地里忙碌着,栽种经济作物。
在九龙街道波凹村,工作人员对笔者说:“目前站的位置,以前是荒着的,还有大坝周围那一片,过去全都是玉米地,现在全都种上了小黄姜。”九龙街道波凹村是附近小有名气的蔬菜种植村,为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该村种植了60余亩小黄姜,预计产量达15万余斤,按照市场价,产值可达到30余万元。
走进龙河镇的各村,印入眼帘的是一派春耕忙碌的景象,该镇组建专班精准跟进,根据各村地理优势及发展条件,打造刺梨产业发展新基地,明确详细种植任务,确保刺梨产业全覆盖。目前,刺梨产业已覆盖5个村,覆盖率达到45.45%。采取“基地+农户”运作模式,由第三方种植户带动贫困户种植。已经调运刺梨苗18.6万株,种植面积1820亩,为贫困户提供务工岗位58个,人均增收1896元。
春季是农资购销旺季,六枝特区组织好春季农资调运储存,充足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对做好全年农业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六枝特区种子、农膜、化肥、农药等春耕物资储备充足,价格平稳,能够满足春季农业生产需求。
此外,六枝特区还通过引进第三方企业合作,加强与市场对接,继续完善“企业+农户”农业生产运营模式,在加强落实替代作物种植的同时,提前规划部署农产品产销,打通农产品流通销售渠道,为种植农户解决后顾之忧,激发群众的种植热情。目前引导13家农村电商企业的276个平台通过 “农业+电商+扶贫”模式为春耕备耕提供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等服务。已完成小麦田间管护面积1.2万亩,油菜田间管护面积3.6万亩,茶叶基地管护3.3万亩,猕猴桃基地管护1.6万亩,刺梨基地管护4.5万亩,精品水果基地管护6.2万亩,成为全市第一个实现复工复产率100% 的县区。
六枝融媒体中心记者:罗琴
编辑:谢俊 罗开国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