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六枝》结情缘
2020-04-17 17:36:46 六枝融媒
  • d63759a219684122af6e1f773600a9f5.jpg

    【情缘】我想借用《中国教师报》上的那句宣言“中国教育因你而改变!”来表达我对《今日六枝》的真切感受 :《今日六枝》垂爱我,我为《今日六枝》而改变!《今日六枝》,我愿与你相约奔远方!


    我是一名极普通的中学教师。先在一所村级中学教了十多年的初中语文,后因一次机缘巧合,被组织上调到区属中学工作,至今已是廿多年了。

    虽说是高校中文专业毕业,且一直教着语文课,可别说在乡村时,即便是调到直属学校后,多年来我都从未萌发过从事文学创作的念头,正如社会上流行的那句口头禅:语文老师棉花匠,会谈“棉花”不会“唱”。意思是说,语文老师会讲课文、能教学生写作文,可自己就写不出散文、诗歌、小说等。记得2007至2008学年,我校因为在申报省级示范普通高中校时,申报亮点是“德育立校、诗教育人”,于是校领导就到我们语文组说:“德育立校”这一块学校会统筹考虑安排,但“诗教育人”就是你们语文组老师的任务了,各位准备怎么做呢?校长见一个个都不说话,看到我的年纪稍大一些,就问我:“老陶说说看!”我当时说我教语文课还行,写诗作文怕不行吧?校长说,谁也不是天生行的,锻炼锻炼不就行了?

    32e3ac654a60401e8def7676bbd78fed.jpg

    就这样,面对领导“压下来”的任务,面对身边每天都发生存在的师生感人事迹与鲜活素材,想要把它们编写成诗歌、散文,再通过报纸、广播宣传出去,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真比登天还难,可不做又不行。于是,只好硬着头皮,跟语文组的尚荣学老师、政治组的林双老师等学习写诗;同时又通过他们,结识了当时特区宣传部主办的《六枝报》文学副刊版编辑、省作协会员李恒老师等,学习写散文;先听他们介绍写作经验,然后每天吃过晚饭、备好课改完作业后,就开始练习创作了;草稿写出来、修改几遍认为可以了,才工工整整誊写抄好,请他们帮忙修改;后来则是用电脑打好改好稿子,通过QQ、微信、邮箱发送过去,请他们指点迷津、妙手成文……等他们修改完善、规范、合体后,有时在《六枝一中》报副刊“诗教育人”版刊载,更多时候则是请李恒老师推荐到《六枝报》副刊刊载。

    不仅如此,为了大力培养本土作者,《六枝报》报社经请示特区文联,并与特区作协联系,聘请了徐荣、李恒等老师来学校给师生讲写作课,讲解散文、诗歌、小说特点与写法,讲怎样才能达到“凤头、猪肚、豹尾”的写作要求,讲阅读与创作如何有机结合……我一边听老师们讲课,一边思考、揣摩其他作者会怎么写,编辑老师又会怎么改稿,自己与作家们的差距在哪里?……觉得自己要做一个看报写稿有心人。

    d08f0cdf466945a59bc9619d285629d4.png

    于是,我就自觉把《六枝报》《六枝文艺》等当做自己的“贴身老师”,认真阅读、揣摩其中的诗文写法。渐渐地,我慢慢“入门”了。从2011年下半年起,我分别在《六枝报》《六枝文艺》《六盘水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不了情》《父亲看病》《大用镇脱贫攻坚诗三首》《最难回报父母恩》等诗文;尤其是在2019年《六枝报》更名为《今日六枝》后,我又在其中刊发了《槐花飘香》《春天种菜收获多》《岁月如歌难忘怀》《春趣浓浓野菜藏》《清明难忘慈母情》数十篇(首)诗文,自己从此自觉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为此,我想借用《中国教师报》上的那句宣言“中国教育因你而改变!”来表达我的真切感受 :《今日六枝》垂爱我,我为《今日六枝》而改变!《今日六枝》,我愿与你相约奔远方!


    通讯员:陶玉鑫


    编辑:代艳   侯冬琴

    执行监制:何勇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