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两场战役群英谱】等不到的身影!他走了,精神却永远留在脱贫攻坚战线
2020-04-21 18:20:20 六枝融媒
  • 脱贫攻坚是他人生最后的战场,踏实认真是同事对他最终的评价。

    两年来,作为脱贫攻坚大军中的一员,督导走访、进村入户,他一直行走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就像一颗“螺丝钉”,哪里有贫困就往哪里“钻”,始终恪守扶贫干部的本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叫邓建新,一位普普通通的党员干部。 b7a74ec553aa4ffd836fd331d50e641e.jpg

    等不到的身影

    2020年4月15日凌晨2点,奔走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邓建新,肩负着未完成的小康梦,因呼吸道息肉导致的窒息,让他永远的闭上了眼睛,47年的人生,在这个夜晚划上了遗憾的句号。

    而原计划这天继续和同事们开展脱贫攻坚督导工作的组员们,却再也等不到了老邓的身影。

    回想起之前大家一起开展工作的场景,和邓建新在同一个督导组的陈玮说道:“邓大哥平时就很精神,像一个年轻小伙一样,前一天还好好的,完全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邓建新比陈玮大十多岁,两人在一个督导组工作其实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在这之前,邓建新就已经辗转六枝特区岩脚镇、牂牁镇和水城县杨梅乡、鸡场镇,参加脱贫攻坚督导工作已有近两年的时间。

    “邓大哥督查思路清晰,方法熟练,做事积极,非常踏实认真,能关注到很多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教会了我们很多工作方法。”相处时间虽短,但是,在这一个多月里,陈玮已经把邓建新当成了一位可靠的老大哥,时常向他讨教工作方法。

    c24c155996ea47ba9fe1398a382de8ff.png

    被耽搁的病情

    2018年,是六枝特区脱贫摘帽的关键之年,同年5月,六枝特区成立脱贫攻坚办公室,组建督导组到各个乡(镇、街道)驻点开展脱贫攻坚督导工作。

    正值关键时期,邓建新作为岩脚督导组组长,每天吃住在岩脚镇,深入村(居)及农户家开展脱贫攻坚工作,5个月的时间,岩脚镇25个村(居)邓建新走了不下6遍,已记不清去过多少家农户,走过多少乡间小道。

    2018年10月,邓建新被抽调到六盘水市驻六枝特区脱贫攻坚前线指挥部牂牁督导组,九个月的时间中,邓建新走遍了牂牁镇10个村和2000余户农户,围绕各阶段工作部署,为牂牁镇补短板、上措施、解难题提出中肯建议,确保了牂牁镇通过评估。

    “他对工作特别负责,每天吃住在镇里,那时他妻子也在驻村,每周只能忙里偷闲通过微信和电话关心一下对方。”回忆起和邓建新一起在岩脚及牂牁开展督查工作的岁月,督导组成员涂勇江说道:“那时候他每天早上都要起来锻炼,身体和精神都很好,出了这个事大家都觉得很意外。”

    4fd8b6f5061a4736b274d0360c8a7683.jpg

    其实,工作中满怀激情的邓建新,早在2017年7月就因呼吸道问题到昆明医院检查,经诊断为呼吸道息肉,邓建新觉得病情对自己的影响并不大,在医院为他配备了辅助呼吸设备后,就返回了工作岗位。

    一切如常,2019年5月,邓建新在去北京看望读大学的儿子时,顺道在北京医院检查了呼吸道息肉病情,医院建议手术切除息肉,但是手术必然需要时间,而脱贫攻坚工作不能等也不能耽搁;于是邓建新决定先缓一缓,忙过这段时间再说。

    然而,牂牁镇的督导工作刚告一个段落,新的重担又落在了邓建新的肩上。

    2019年7月,邓建新被抽调至六盘水市驻水城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杨梅鸡场督导组,在此期间,邓建新与督导组共同全覆盖入户核查了杨梅、鸡场两个乡镇的12个村3000余户农户,并结合查核问题及时反馈建议,针对性上措施、补短板,为水城县迎接评估打下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400e965e5db44a138d25d4dfd23145ce.png

    吃不到的葡萄

    在忙碌的督导工作之外,邓建新还肩负着结对帮扶贫困户的任务,平时不管多忙,邓建新总会抽空来到帮扶贫困户家里,看望帮扶对象,走时总不放心地和村委及驻村干部们交代委托一番。

    大用镇耳贡村村民杨万贵是邓建新结对帮扶的贫困户之一,不管通过何种方式,邓建新每个周都会向老杨了解家中情况,时时记挂着。

    老杨的家里种着一亩左右的葡萄,每年都能采摘三四千斤,每到八月葡萄成熟时,老杨都会挑着葡萄赶往六枝售卖。可是,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老杨就算天天售卖,也只能卖掉一千左右斤,时间一久,剩下的全烂在地里,十分可惜。

    09fc41d89cd8458381ca6d560a43132a.png

    邓建新来到老杨家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便当起了老杨的“推销员”,将老杨的葡萄发到了朋友圈,为老杨解决了葡萄销路,越来越多的人找上门来,把葡萄收得一干二净,老杨足不出户就能把葡萄卖完。

    2018年年底,邓建新又帮老杨从扶贫局协调到一百多棵樱桃树苗,帮助老杨种下,让老杨的收入又多了一份保障。

    如今,老杨家的葡萄架上一片生机,再等几个月就能迎来丰收,每年丰收之时,老杨总会给邓建新送几串。

    在知道邓建新逝世的消息后,杨万贵伤心地感叹道:“本想着今年邀请他们一家来家里吃葡萄的,没想到再也见不到他了!”

    e108fa8811534c2f8991fa86fcc52b03.jpg

    记者手记: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这场硬仗中,无数党员干部毅然决然投身战场,不遗余力与贫困较量,以人民为中心,用全部信念与力量为百姓谋幸福。

    身为脱贫攻坚战役的一员,党员干部处在关键环节,不仅决定着脱贫攻坚的成败,更肩负着万千群众的期盼与福祉,容不得丝毫懈怠,需以全力以赴。

    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我们已经越过层层峰峦,正向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总攻,我们必将取得胜利,而在这场胜利中,如邓建新一样的战贫身影,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

     

    六枝特区融媒体中心:令狐荣骏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聂建云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