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保障产业健康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六枝特区新华镇结合乡村发展实际,依托自身桃树种植历史优势,以“桃”为业,农旅结合引导发展桃产业7000余亩,让桃香泽润万家,使众多农户通过桃产业发展有效实现增收致富。
清凉夏日,新华镇的山野因一片片桃树的存在不断泛着希望之光,沿着新华镇的山间公路一路前行,漫山的桃树在阳光下散发出勃勃生机,一颗颗桃子或已成熟采收、或还青涩挂在树梢,不同品种的桃子择着时间在不同季节相继成熟,长时间的桃红季节使得这里的山野更加缤纷,行至林间,阵阵桃香不断向众人宣告着这里发展的成果。
“新华镇的自然条件很适合种植桃树,早在二三十年前新华镇的村民就已经开始种桃,这里产出的桃子品质好,很受欢迎,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这几年我们都在立足桃文化,积极发展桃产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方式,引导村民参与桃树种植发展。”新华镇林业站站长莫斯迪凯说。
在2018年以前,新华镇桃子便已颇具口碑,种桃生活、卖桃增收的发展方式在这里也十分普遍;同时,树上有果、树下有豆的套种种植还让土地实现了一地多收,实实在在的效益一直促使着新华镇桃树种植的延续与发展。
但是,村民长久的小户种植却成为了新一阶段的发展桎梏,“自户为战”的发展方式既无法让桃产业形成发展合力,也不能让发展进一步扩大惠及更多群众,每到桃熟季节,村民“提篮小卖”的场景依然十分常见,而这种发展状态下就近消化的小量销售不但不稳定因素多,还时常影响着种植户进一步发展的信心。
直到2018年初,新华镇立足自身发展优势及产业实际,引进农业公司,以公司统筹牵头、村集体合作社具体操作、村民参与的发展模式,集中流转村民土地4700余亩,大规模发展桃树种植,用农业产业化发展凝聚起了新华镇以“桃”为业的发展主线,推动着这里的发展蜕变。
“发展种植桃树流转的土地大多都是退耕还林的山地,村民们不仅可以将退耕还林的资金入股参与发展,还可以获得土地流转费用,同时还能在日常管护过程中参与务工。”新华镇林业站站长莫斯迪凯介绍:“4700余亩桃树每年的用工需求在一万人次左右,平均年务工费用支出为110万元左右,务工也能给村民带来不少收入;同时,在公司集中规模发展的过程中,还以保底回购的方式积极鼓励村民自发种植桃树,保畅桃产业发展壮大,集中力量打造桃文化,为农旅融合发展打好基础。”
产业有了“领头羊”,发展也就有了“保护伞”。在一道道桃产业发展措施的有力保障和催化下,新华镇以规模发展为引领,带动村民自发种植桃树2000余亩,让乡村桃文化愈发浓厚,并通过丰富桃树种植品种的方式,不仅让这里的春日成了名副其实的“桃花源”,还让众人能够在桃花花海中共度春光后,于夏、秋、冬三季都能品到桃果的甜蜜。
新华镇副镇长夏昌信说:“新华镇通过平台公司引领桃产业发展,到目前全镇共发展种植了桃树7000余亩,种植的桃树品种有油桃、百花桃、彩虹桃、黄桃、冬桃等,大规模的桃树种植不仅让新华镇有了十里桃花的春日美景,吸引着游人前来参观,丰富的桃树品种也让新华镇从5月到12月一直有桃可摘、有桃可吃,大部分时间都能体验到采摘乐趣。”
编辑: 侯冬琴
执行监制:何勇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