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省级非遗名录,这种舞蹈不一般
2020-06-11 14:59:48
  • 一身“四印苗”民族盛装、一根量身打造的长木棍、一套节奏轻快的表演动作,在传承人的指导带领下,一场场民族技艺的传承与发扬,每周都会在六枝特区新窑镇桥梁村不定时展开,这项叫做苗族迦尕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通过这样的方式传承着。
      “迦尕(音译)汉语又叫做花棍舞,是‘四印苗’在迁徙的过程中产生并传承下来的。”六枝特区新窑镇迦尕技艺传承人彭忠学介绍,在历史上,“四印苗”女首领带领族人迁徙到贵州时,受到伏击,首领带领族人用木棍与敌拼杀,经过艰苦的战斗,族人逃离出来,但是女首领却战死。逃离出来的族人,为了纪念这位女首领,便把她与敌作战的武术动作沿袭下来运用在族群防御和民族庆典中,经过长期的演变,这套武术动作就成为了“四印苗”的传统竞技体育迦尕。


    彭忠学给记者讲述迦尕的历史(黄瑶 摄)

      随着历史的进程,“四印苗”人民在六枝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新窑镇“四印苗”传统竞技体育迦尕便是其典型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内涵,经过发展,它不但是对祖先的一种特殊纪念,还成为了苗族同胞自身娱乐和文化健身的有益活动,流传至今仍为四印苗人民所酷爱。
      作为一个因纪念而传承下来的传统竞技体育活动,从防御、表演到强身健体,不论何时,迦尕总能将分散在外的苗族同胞在特定时间聚集在一起,用其承载着民族的精神与情感让人记住乡愁。
      “我们村子里的苗族不管大小多少都会一些迦尕动作,每年在春节和民族集会上也都会进行迦尕竞技活动表演,回来参与的人很多。”作为苗族迦尕的传承人,如今已61岁的彭忠学从22岁便开始在村里教授迦尕技艺,如今他的学生大到四十多岁小到五六岁已有50余人,他说道:“现在每个周末都会有一二十个学生来练习,人多学起来既热闹也开心。”


    正在授课的彭忠学(黄瑶 摄)

      作为“四印苗”男女青年表演的一种集武术动作和体育技巧为一体的竞技活动,迦尕主要有单人竞技和双人竞技两种。在单人竞技时,竞技人员各自以自己为中心,演练出各种动作套路;在双人竞技时,竞技双方彼此相互配合进行双人对打,双方通过攻防兼备的动作,展现无畏的气魄及不卑不亢的睿智和尊严。
      “迦尕的动作套路多,全部打完要一个多小时,现在一套精简动作表演下来有十五分钟左右。”在教学过程中,彭忠学向记者介绍,迦尕由进、退、踢、打、攻、守等步骤相互组合形成,具有攻防兼备的效果;这些套路动作通过身体的肩、肘、胯等部位协同把身体各个部位充分调动起来,让身体和动作完美结合,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打一段下来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会明显感觉到累。

    表演迦尕的服饰,都是由彭忠学的妻子亲手制作(黄瑶 摄)

      在迦尕技艺的教学与表演中,我们感受到了苗族人民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独特民族精神,它不仅是一种民族信仰的传承,同时也是一个历史进程的全面展现,在表达族人对首领深深怀念的同时,也表达了“四印苗”对生产生活的热爱。

      迦尕的产生和发展伴随着新窑苗族迁徙、繁衍始终,具有鲜明的民族独特性,在不断地更新传承中,其动作仍然保存着诸多古朴的文化艺术特征,传承和保护新窑苗族迦尕文化,对丰富和完善苗族历史发展史料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在2019年6月,六枝特区苗族迦尕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于新的阶段,在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继续传承着。


    来源:天眼新闻


    编辑:代艳 王证朝

    执行监制:何勇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