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过后,几场夏雨将花德村的土地弄得水气十足。花德河村党支部书记陈如富近几天都到田间地头转转,察看村民的生产情况。在黑羊箐村民组,他看到一家旅游公司流转该组100余亩的土地全种上了果树,村民从此“搭车”吃上旅游饭,他心里乐滋滋的。
花德村地处六枝特区月亮河彝族布依族苗族乡政府驻地,六(枝)郎(岱)公路和花(德河)月(亮河)公路穿境而过。全村辖7个自然村寨17个村民组,总户789户2957人,少数民族人口占51.2%。
2015年3月,54岁的退伍军人陈如富挑起了花德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
陈如富在合作社的种植基地了解种植情况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如何带领村支两委引导村民发展呢?陈如富的一番实地调查了解加之“一班人”献言献策,全村如何发展的线路图在他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
传统种植业严重制约着花德村经济发展,许多青年不愿刨土为食,纷纷外出务工。不发展本土经济,谈何带领村民本小康?他把眼光盯在全村7.9平方公里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于是,引导村民先后成立六枝特区瑞叶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七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些合作社分别将村民承包的土地进行连片流转种上茶叶、红心猕猴桃,艳红桃、百花桃及蜂糖李等水果。目前,全村已有700亩茶叶、538亩猕猴桃产生了效益。
陈如富向老党员介绍村里发展情况
六枝特区朝福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朵嘎村民组村民程国文,“抱着葫芦抠籽籽”,不肯答应合作社流转自家承包土地。陈如富三番五次到其家里作思想工作,最终,程国文被支书的执着感动,并高兴地配合工作。从此,他既有了土地流转费,还与妻子一起在合作社里务工,真正实现“旱涝保收”。
在“三新一清洁”及“三改三化”等工作推进中,陈如富积极引导村民与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同步。全村88户323人全部脱贫后,他带领村支两委人员进一步推进“三新一清洁”及“三改三化”惠民工程。通过召开院坝会、赶集日、进村入户宣传或通过固定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折页、倡仪书等进行宣传动员,还利用“村村响”、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实现线上线下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面开展“三新一清洁” 及“三改三化”工作的浓厚氛围。
同时,在全村范围内对村民进行家政技能培训,建立家庭示范户,通过示范户的引领作用,大力实施“八个一”惠民工程,全村打造了布依风情一条街,新建“组组通”公路1.85公里,串户路硬化2796米,庭院硬化4370平方米, 123户进行了改厕改灶,修筑产业路780米,文化广场400平方米、老旧房整治128户(维修加固81户、新建9户、透风漏雨整治38户),安装路灯92盏,污水处理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实施。工程的实施不仅打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而且为村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奠定了基础。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依靠党和国家惠民政策,带领村民把花德村建设如天然氧吧,我每天都坚持出门走走,多活几年享享共产党的福!”90余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战士罗安忠在干干净净的村道上一边悠闲散步,一边欣喜地说。
心装村民冷暖,情洒家乡热土。陈如富在平凡的岗位上牢记党的宗旨,永葆军人作风,任劳任怨带领村民在小康道上驰骋,共同奔向新时代的幸福生活。
通讯员:郭府祥
编辑:代艳 王证朝
执行监制:何勇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