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六枝特区牛场乡大箐村坚持发展特色经济产业战略。通过党员引领、强化宣传等方式,进一步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保证了大箐村产业发展活力。
六月中旬,在六枝特区牛场乡大箐村,农户们正在辣椒地里锄草。
这片辣椒地的老板是27岁的年轻党员尚菊鱼,两年前,他大学毕业就回到了家乡创业,经过摸索,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今年3月,他建起了占地100多亩的辣椒基地。
辣椒是牛场乡的“名片”,大箐村有种植辣椒的传统,但多是村民自发零散的种植。尚菊鱼实施的100亩辣椒,就占了全村辣椒产业规模的一半,形成了规模化基地。
尚菊鱼的辣椒基地在村里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也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务工,多的时候可以达到二三十人,同时还有20多户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其中。
除了辣椒,在大箐村,连片的魔芋种植基地里,农户们也在忙着除草。
魔芋是大箐村当前规模最大的产业,同时也是新兴产业,从2017年才开始引入种植,试种成功后,村合作社打算推广,但却遇到了瓶颈,遭到了村民们的反对。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但是对新产业不了解,继而抱着传统作物不放,成了产业转型中很多经济作物扎根难的原因。“农业产业转型最主要的是解决老百姓的思想问题,为此,村支部组织党员成立产业发展宣传队,挨家挨户做工作,给他们细算发展经济作物带来的收入账。”大箐村同步小康驻村第一书记刘安湖表示,在村支部和党员的努力下,村民从开始的不理解已经变成主动参与。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总要求明确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排在首位的“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如今的大箐村按照产业“八要素”,积极推进魔芋、车厘子、辣椒、猕猴桃、烤烟等多种优势产业种植,让村民充满了发展希望,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产业基础。
六枝融媒体中心记者:令狐荣骏
编辑:侯冬琴
执行监制:何勇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